CICI陈韵岱紧跟前沿持续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免费订阅好文章!Q:医学网

陈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将于年7月22日~24日在北京举行。在此之前,该会议已成功举办了12届,已经成为国内心血管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作为大会主席,请您谈谈此次会议有哪些学术亮点?

A:陈韵岱教授

CICI会议还是秉承心脏影像和心脏干预的主题来进行会议交流的版块设计,紧跟目前心血管领域的学术新发展。

  在新技术层面,设立了腔内影像指导如药物球囊使用的评价、冷冻球囊进行房颤消融技术(大家俗称叫冰火两重天技术)、左心耳封堵等主题讲座,同时也会在CICI上进行新技术的手术转播。

  在影像培训设置上,增加了跟专业团队的合作以及国内相关技术培训项目的合作。比如说把Insight项目放到CICI上来,还有核磁等,都会单独设置论坛来体现心脏影像在心血管干预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个亮点是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专场。我们请了比较有经验的外宾和亚太同行来跟我们分享如围绕一些特殊病例进行讨论等。尽管这两年大家听的BVS内容也很多,我相信在BVS

CICI专场上应该还是会有新的收获。

  第四个亮点体现在学术设置上,涵盖了心血管的各个方面,如心电论坛、护理论坛、超声论坛,亦有介入论坛和手术操作,也有围绕特殊人群设置的如女性论坛、老年论坛,在此基础上今年增设了一个心脏康复论坛,也是希望结合慢病管理,对一些重症病人出院后包括心肺功能的评测等进行管理,进一步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目前主要针对PCI病人,我们希望患者能够在科学指导下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Q:医学网

如您刚才所说,CICI大会注重已有平台的提升。我们也了解到,Insight亚太心脏影像指导介入培训班到今年已举办了17届,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和来自国内外专家担任授课讲师、点评专家以及手术转播术者。同时今年在CICI大会上也将继续设立Insight

CICI论坛专题,请您介绍一下此部分的学术内容设置以及论坛亮点?

A:陈韵岱教授

Insight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7届(创办于年3月),所以也有相应的一些介入相关的术者还有医生,也非常   在这次Insight

CICI论坛上,我们也把曾经作为学员的全国各地的医生(一部分已经是很有影响的中青年骨干)、当时作为授课的国内外老师请回来,来介绍他们的实践经验、优秀病例,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我想这是Insight

CICI论坛不同于其他会议论坛的特色,我希望参会的医生都持续的在这个平台上沟通,形成时效性和扩大性的效果。

Q:医学网

您刚才介绍到,今年大会新增了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专场。应该说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引领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第四次革命,如何在临床中更好更科学的使用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帮助病人缓解疾病、重获新生,是未来冠心病治疗技术的重要方向。请您就此介绍一下BVS专场的学术特色和亮点?

A:陈韵岱教授

  BVS引领了介入的第四次革命,期望这个产品能够迅速的用于临床。

  在今年的CIT大会上,成立了生物可吸收支架中国专家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高润霖院士担任主席,旨在为新一代冠心病治疗技术——生物可吸收支架在中国的临床应用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帮助中国医生更精准地掌握此项技术,最终在其上市以后使患者获益。生物可吸收支架中国专家顾问委员会分成了四个研究方向,其中我和陈纪言教授、傅国胜教授负责影像学的作用与使用规范组,我们也希望能够以BVS为特色,能够在BVS

CICI专场更深入的阐述BVS目前临床最新循证、临床上特殊病例适应证的把握,还有手术术前准备和术后即刻的效果等等。

Q:医学网

据悉,为期2天的CMR课程由心血管磁共振协会(SCMR)作为今年CICI一个学术活动将在会议期间举行。它将主要用中文进行,由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和中国的CMR专家参与讲座,请您介绍一下本次CMR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该论坛的学术亮点?

A:陈韵岱教授

  SCMR跟CICI的合作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会议主题叫心脏影像,就需要从我们比较熟悉的超声和OCT,还有冠脉CT,然后拓展到核磁。

  我国的无创影像,尤其是核磁,在专业人员上培训不足,再加上做一例心脏核磁比较耗时,医院既没有专门做心脏核磁的影像专家,同时也没有专门、固定的技师,所以说这种人才还比较稀缺。以往的心脏影像会议中,我们几乎没有对核磁的诠释以及开展和学术交流的空间。

  今年我们有幸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血管中心一块申报了中国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关于心血管核磁培训方面的项目,获得了美国同行还有我们国内的一些影像同行的支持。在CICI的学术活动期间,也会专门有CMR的教程,主要针对中国心内科医生来讲心血管核磁的解读、对影像的理解以及临床应用进展等等。CMR教程设置为半天,用中文进行;主题设置上,针对我国心血管临床医生的实际情况,会讲核磁影像的基础、图像解读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等。

专家简介

  陈韵岱,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解放军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年在意大利米兰圣多纳托心脏中心深造,北京市冠心病重点学科主要专家之一。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18年,近5年诊治复杂冠心病患者余名,手术成功率达99%。带领的学科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冠脉腔内影像技术上具有较强特色。任科室带头人8年,科室现已发展成为共14个部门,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型科室。科室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年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拥有国内最完善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科室主办的《JournalofGeriatricCardiology》是全军唯一的一本被SCI收录的杂志,也是全国心血管领域第一个被收录杂志。

  陈韵岱教授目前担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委员、秘书长、女性学组组长;亚太心脏联盟委员女性心脏委员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委员。中国国家科技课题及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JournalofGeriatricCardiology》(SCI收录)主编;《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心脏介入杂志》副主编;《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人民军医》等杂志的编委。兼任3所高等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导师,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人。主办两个国际知名会议、个人演示授课医院骨干人才名专家。

  在国内率先开展曾为“介入禁区”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和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再狭窄技术;创新性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CT新技术,优化冠脉介入治疗策略,显著提高复杂冠脉手术即刻成功率;完成全军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入术、顽固性高血压的肾动脉交感神经Simplicity射频消融术。带领学科在研究上重点解决冠心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预警和防治难题。应用国际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并结合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在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资助下,纳入患者1万二千余例,首次报道了我国无复流发生率为21%,建立并验证了无复流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术前风险预测,术中病变精确评价、器械药物综合干预,术后动态、实时心肌灌注评估,将国人无复流发生率从早期的21%降低到3%,提高冠心病的个体化诊治水平,研究成果写入指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陈韵岱教授牵头的DIRECT研究,是由国内19家医院参与的大型临床研究,是该领域最大样本量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数据,研究结果在年欧洲心脏病年会上公布,并写入碘对比剂中国专家共识(EuroIntervention,)。陈韵岱教授在远程心电监测设备研发及特殊环境下心血管疾病防止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在军队十二五重点、面上计划支持下研发出小型、无线心电监测设备,适用于院外、野外等多种环境,参与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自适应分析预警功能的心脏远程实时监护技术产品iHolter并率先在国内推广应用于家医院,35万名患者。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研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家支撑计划、卫计委行业基金支持下进行高原等特殊环境下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米海波平板运动试验,为高原心脏病诊治积累宝贵资料。

  陈韵岱教授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1),卫计委行业基金1项(-1),国自然1项(-1),总后十二五课题重点课题1项(-1),面上项目1项(-1),卫计委重点项目1项(-1),总后保健专项1项(-1),总经费.93万元。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1)、二等奖1项(-1),教育部推广类一等奖1项(-2),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项(-1,-4)。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4,-1,-2,-1)、实用新型专利9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69篇,单篇IF7.4,总IF.,主编专著6部。相关技术在全国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ys/6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