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
国之伟人
年5月22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近期发生的一件事情令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无言的悲伤和深切的缅怀之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根据袁老先生的亲人回忆,袁老在逝世前两个月发生过一次摔跤,左腿受伤,他说:“老年人害怕摔跤,受到损伤之后用药起了反作用,对身体伤害比较大”。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老年人的临终骨折”,也被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之所以说它熟悉,是因为它经常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中;之所以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常常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01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摔倒最大的影响是引发骨折,主要部位为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等处。
而被骨科医生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部位是髋部和髋部近端,老年人的这个部位一旦骨折,一年后的生存率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髋部和髋部近端骨折一年后,约一半的老年人会永远离开我们。
然而骨折,受伤的不仅仅是骨头。
股骨愈合不了,人就得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又会诱发以下几个问题:
1、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时,肺内残余的气体很难及时有效更新,痰液等组织分泌物也会排不出来,容易造成顽固、持续的肺部感染。
很多因骨折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最后不是死于骨折,而是死于肺部感染。
2、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就失去了小腿肌肉的挤压,导致静脉血流减缓甚至停滞,很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顺着血管“乱窜”,可能堵塞肺等重要器官,分分钟就会要人命。
3、褥疮、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背部皮肤受到挤压,容易缺血,褥疮会随之而来。长期卧床还会导致小便在泌尿系统潴留,引发尿路感染。严重时,都可能会要人命。
4、骨质更加疏松老年人卧床一周丢失的骨量,相当于平常一年的丢失量。当骨质疏松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不下床走路,一个简单的翻身动作,或者咳嗽几声,就会导致骨折。
02
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1、年龄衰老通常伴随着骨骼肌肉系统、心肺系统、视觉、听觉、本体感觉、协调、认知等功能的减退,这些功能减退通常都是导致跌倒的原因。
2、性别女性跌倒发生率为20.1%,男为14.9%,女性跌倒发生率高于男性。
3、步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反应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肌肉力量都有所下降,这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路面或快要跌倒时肢体反应不及时,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
4、视力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导致了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减退,最终导致跌倒的发生。
5、药物一些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的疾病,需要服用抗精神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心血管药物,抗癫痫药等药物,这些药物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6、环境过暗的光线,通行路上的障碍物都会增加跌倒风险,而如果又同时伴有老年人视力问题,跌倒风险会更高。拖鞋和跟高于2.5cm的鞋都会增加跌倒风险。
03
跌倒后怎样扶起来?
如果家人发现老人摔伤,尽量别挪动,以免加重伤势;拨打后,尽可能给老人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1、首先评估受伤情况保持镇静,几分钟内不要有任何动作,避免造成更多伤害。判断自己是否受伤,可缓慢移动手脚、手臂和腿,感受是否疼痛,活动是否受限。
2、如果没有受伤:缓慢爬起①从头部开始转动,自上而下,直到转为爬行姿势。②手部缓慢发力,用膝盖撑地,爬向一个坚固的椅子或家具。③用椅子支撑自己,小腿抬起垂直于地面,脚平放在地上,另一条腿保持跪姿。④双臂和双腿发力,慢慢起身站立,转身。⑤坐在椅子上。如图:
3、如果受伤了保持冷静,休息片刻,找出身体受伤部位;使用紧急医疗警报设备,或给或家人打电话求助。如果附近没有医疗警报设备或电话,就大声呼救,如果不能大喊大叫,就抓住附近的东西,敲打地板或附近家具,以产生声响引起注意。
04
预防跌倒
1、改造环境①过道充足照明,清除过道中的障碍物,移走不稳定的家具。②厕所安装扶手,放置大面积的防滑垫来降低跌倒的风险,建议洗澡的时候使用淋浴椅或浴缸。③家里安装报警或呼救装置④老人避免穿拖鞋和跟高于2.5cm的鞋以防跌倒。
2、营养膳食营养的缺失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建议平衡营养膳食的同时,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3、适量运动推荐的运动包括太极拳,走路等锻炼方式,如果老人感觉走路都很疲劳,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
4、用药后需观察如果老年人正在服用会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建议留意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眩晕,困倦的时候,注意休息。
03
错误的服药方法反作用
1、吃药不看说明书打开包装盒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查看药品说明书,特别是药品的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
2、躺着服药躺着吃药,药片很容易粘在食道上,可能引起咳嗽或食道溃疡等其它食道伤害。坐着或站立吃药都是可取的,吃完可以静坐5-10分钟。
3、干吃药不喝水干吞药物因为缺少液体的滋润,对食道造成的损伤更大,甚至可能埋下罹患食道癌的隐患。正确的方法:吃药前喝一口水,吃药后再喝毫升水。
4、药片掰开吃不是所有药都能掰开吃。
以阿司匹林为例,药片外部有一层保护药物的肠溶衣,可以帮助药物使之到达肠道后再发挥药效。一旦掰开或者嚼碎,肠溶衣被破坏,过早分解的药物会对胃部造成刺激。
5、饮料送服药物用饮料作为药物的送服液体是非常不可取的,饮料中的成分极易与药品发生相互作用,不仅影响药效发挥,还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6、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家中老人,可能面临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状况。稍不注意,很难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3个步骤,避免多药同服引发用药风险:
1.告知医生自己长期服用的药物有哪些,以帮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
2.遇到用药疑惑,向医生或药师咨询后再服药;
3.切记不可自行随意换药停药。
7、服药不忌口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及其后一周内不要饮酒。两者发生相互作用会引起头痛、恶心、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导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危险状况。
服用降压药时别喝西柚汁,西柚汁会影响药物的降压效果。
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喝酒会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的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
综上所述,老年人预防跌倒是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以及在面对基础疾病治疗时要谨遵医嘱!希望各位老朋友们都身体健康!千万不要跌倒!
1
End
1
冯坚固,副主任医师,双学历学位:临床医学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校、临床心理学毕业于西南大学。
现攻读美国凯泽大学硕士学位。
温州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委员,主持并完成温州市科技局课题2项,获医学专利1项,参编《临床骨科学》专著一部,担任《全科医学杂志》编委,以第一作者在骨科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军区十三分部临床骨外科比武竞赛个人第二名。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8医院,上海交通医院骨科中心,上海创伤骨科临床中心深造学习。
擅长:各种创伤、骨折、骨不连、骨不愈合、骨延长,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周围及脊柱骨折,颈腰椎间盘退变、突出,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8:00--11:30
住院部12楼骨一科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