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非常依赖各种检查技术,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检查,我们医生就都是瞎子了。
心内科有一些常用的检查,譬如心电图、心超等,这些检查从不同的方面评估心脏,因此常常需要联合使用好几个检查才能全面知晓病情。
这些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运动试验)、食道电生理检查、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冠脉CTA、冠脉造影、心脏电生理检查、SPECT等。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心脏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比喻: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房间(心房和心室)、有墙壁(心肌)、有门(瓣膜)、有水路(冠状动脉)、有电路(心脏传导系统)。
这4个方面都要正常、和谐工作,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要来心脏科看病了。所以,心脏科的检查,也是针对这4个方面的。
心电图首先介绍心电图,这是最简单、最快、最便宜的检查。应该每个人都做过,普通的健康体检一般都包括心电图,每次住院(不管你住在哪个科室)都会做心电图,如果住在心内科,还会反复做、甚至一天做好几次心电图。
心电图是针对心脏电路(传导系统)的检查。
它能反应心脏的电路是否正常(譬如跳的慢啊、快啊、乱啊),也可以提示心脏墙壁(心肌)是否有缺血、肥厚。但是它只反应做心电图时那10秒的心脏状态,相当于“瞬间一瞥”。
下图是一张很常见的心电图,只做了10秒。
心脏的传导系统和缺血状态可能一直在变化,尤其对心内科的患者而言,因此,要经常做心电图,以判断不同时间心脏的变化。
动态心电图上面说道,普通心电图只做10秒。对一些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的患者,这10秒钟的心脏有可能是正常的,但在其他时间(譬如晚上)是不正常的。怎么办呢?
因此,动态心电图就出来了:动态心电图对心脏连续监测24小时。它是一个很小的机器,可以带在身上回家,该干嘛干嘛,工作、学习、遛狗、打麻将都行,24医院把机器拆下来,医生对里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动态心电图和普通心电图结合,基本就可以初步搞定心脏电路的问题啦~
运动心电图(运动试验)运动心电图一般称为运动试验(exercisetest、stresstest),是指:在跑步的时候做心电图。
前面讲到,心电图不仅可以反应心脏电路,还可以提示心脏缺血,心脏缺血的症状就是心绞痛。
很多心绞痛是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出现的,因为此时心脏供血跟不上身体的消耗。而一旦休息下来,心绞痛就好了。休息时做心电图,很多时候是正常的,无法反应心脏缺血。
因此,运动心电图就被发明出来了:在运动的时候,看看心脏是否有缺血。如果运动的时候存在心电图缺血改变,说明血管可能存在狭窄,就有必要做个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明确一下了。
P.S.受多种因素影响,运动试验阳性,患者也不一定存在冠脉狭窄。此时我们称“运动试验假阳性”。但总体来说,运动试验可以比较好的反应冠脉是否存在狭窄。
食道电生理检查这其实也是心电图的一种。
普通心电图是把电极放在手脚、胸前进行记录,而食道电生理则是把电极放到食管里进行检查。因为食管离心脏很近,就在心脏的后面,方便对心脏进行一些刺激,可以更好的观察心脏电路情况。
这种检查一般用于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
心脏超声可以说心超是仅次于心电图、第二常见的检查。
心超主要观察心脏的房间(心房和心室)、墙壁(室壁)和门(瓣膜)。
它的检查结果很抽象,一般人看不懂。。。
外科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心内科住院的患者,一般都会常规检查心超。它不像心电图,一般不太需要短时间内反复检查。
心电图和心超基本涵盖了心脏所有的信息本文在开头处介绍,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房间(心房和心室)、有墙壁(心肌)、有门(瓣膜)、有水路(冠状动脉)、有电路(心脏传导系统)。
心电图可以检查电路、反应水路,心超可以检查房间、墙壁、门。这两个检查基本覆盖了心脏疾病的所有问题,因此心内科的患者常规都要做这两个检查。
之所以说“基本涵盖”,是因为有些细节会被遗漏,因此其他更高级、更先进的检查被一个接一个发明出来,本质上都是为了弥补心电图和心超的缺陷。
心脏磁共振很多人都知道,磁共振常常用于脑袋、骨骼等部位的检查,但近些年,磁共振也逐渐用于心脏检查。
可以不太严谨的比喻:心脏磁共振是心脏超声的升级版,它也主要是检查心脏的房间、墙壁、门。
但是,医院并未常规开展心脏磁共振检查,可能是因为这个检查技术比较新、更加复杂,相信以后这个检查会逐渐多起来。如果以后有医生建议你去做心脏磁共振,千万别惊讶,“啊,心脏也能做磁共振?”。
冠脉CTA我之前写过关于冠脉CTA的文章,详见《冠脉CT--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与局限》。
总的来说,冠脉CTA是用于诊断冠脉是否狭窄的,它的创伤比冠脉造影小、不需要住院、总费用更低,但准确性不如冠脉造影。
这个检查常常用于冠心病中度风险的患者的筛查。
冠脉造影我之前写过关于冠脉造影的文章,详见《冠脉造影是怎么做的?》,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在冠脉造影的基础上,医生还可以做左心室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等。如果发现血管有狭窄,还可以进行冠脉支架置入治疗。
因此可以说,冠脉造影就像一个母体:它可以孕育出更多的检查,以便更进一步、更详细的对心脏进行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前面提到,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心脏电生理检查则可以说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高级检查了。
和冠脉造影类似,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将检查电极放入心脏里(一般是从大腿根部的血管送进去),然后详细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这台机器和做冠脉造影是一样的~
在非心脏科医生的眼中,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已经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信息了,基本可以诊断出患者心跳慢、快、紊乱等疾病。但在“心脏电生理医生”眼中,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知道心脏为什么会出问题,这样才能针对性的治疗。
和冠脉造影类似,心脏电生理检查也像一个母体:它可以孕育出更多检查,也可以进行治疗,譬如射频消融等。
SPECTSPECT的全称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这是一个比较昂贵、使用较少的检查,它主要用于心脏缺血检测,也常用于心肌梗死后的评估。
前文提到,心电图、运动心电图都可以反应心脏缺血,但这都是间接的,无法整体评估心脏各个部位的精确缺血程度。而SPECT则可以全面评估这些信息。
这个检查的结果非常炫。
最后的思考写到这里,我自己也惊呆了:原来心内科竟然有这么多检查项目。而且这些检查项目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会不会有读者问:这些检查是否会使我们过于注重技术、而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整体呢?我想,只要运用得当,在需要的时候采用这些技术,上述担心自然不会存在。
在科技落后的年代,医生诊断疾病可谓是非常粗糙。发热、脚肿、胸痛,这些常见的症状,其实对应了很多不同的疾病,而每种疾病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发展阶段。面对如此详细的疾病世界,如果我们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则实在过于粗糙了。
只有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下,我们才能详细掌握一个人的疾病状态,才能针对性的给与最合适的治疗。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
如果觉得有用
可分享至你的朋友圈
点击文章上方的“高微医生”即可甘露聚糖肽胶囊零售价格元是多少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