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传/六/十/年奋/进/新/甲/子
扬大附院60华诞科室巡礼
开篇语
今医院建院60周年。经过60年的发展,医院医院,逐渐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院。特别是年划归扬州大学以来,医院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医院各专科发展历程,激励员工继续奋力拼搏,从今天起,开设“附院60华诞之科室巡礼”栏目,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心血管内科
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室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是江苏省目前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心血管病医疗、科研和教学中心之一。
▲凤以良(前排左三)、
张振刚(前排左二)、李爱华(前排左四)
发展大事记
■年,医院创建心血管内科,第一任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为许生昶。
■年,由凤以良等牵头开展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植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等填补了当时扬州市该领域的空白,开创了扬州市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先河。
■年,凤以良任内科主任,兼任第二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开始筹建,于年正式成立,设置心血管专科病床40余张,拥有CCU病房、心功能室、彩色超声多普勒室、心导管室等,成为扬州地区心血管内科临床、科研、教学中心。
▲年医院心脏科心电图谱簿
■年10月,心血管内医院率先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左心室造影术”“急诊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安置术”等心脏介入手术,开创了扬泰地区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先河。
■年,张振刚任内科主任,兼任第三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在张振刚教授带领下,科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不断填补扬州市多项空白,各种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心血管介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性开展,于年进入江苏省首批省级重点专科行列。
■年,心血管内科扩展为2个病区,余张床位。
■年,心血管内科扩展为3个病区,余张床位,配备心血管监护室(CCU)。
▲CCU查房
■年,组建扬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形成了稳定的心血管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制和硬件条件。
■年,顺利通过江苏省重点临床科室复核评审。
■年,李爱华任内科副主任,兼任第四任心血管内科主任。
■年,获批区域级胸痛中心。
目前科室共有医护人员86人,其中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4人;医学博士12人、硕士15人;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1名,江苏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2人。
科室目前拥有冠心病监护室(CCU)、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导管室(美国GE公司LCVPL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心血管检查室(美国PH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功能科。
拥有西门子核磁共振心脏血管成像系统、排高速螺旋CT(进行无创伤冠脉造影)、冠脉内旋磨仪、冠脉内超声以及先进的64导电生理检查仪等设备。
科室以心血管介入技术为特色,年开展量达余台,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急诊支架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达到95%以上,已经成为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标志性技术之一。
心律失常治疗,科室常规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率达到98%以上。
开展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以及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包括普通的单/双腔起搏器、单/双腔ICD以及CRT/CRTD的植入。
在扬州市率先开展二尖瓣狭窄的经皮腔球囊成型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支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术等。
在心血管病超声诊断、高血压病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医疗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科室以科研为引领和支撑,在科研立项、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会议报告、人才培养方面均在本地区各学科间处于领先水平。
近5年来,在国际有影响力的SCI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总的影响因子达到分,先后被同行引用达0余次,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专业学术大会上报告。
近5年科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共9项,省厅级课题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以及人才培养项目30项,累计在研科研经费支持达到余万元。
▲科研人员在工作
科室坚持教学相长,医院为中心,医院辐射,建立医联体思路,着力建设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先后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
科室常规承担东南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和扬州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工作,每年定期接受心血管专科临床进修医师,定期举办心内科各种院内、省内专题学习班,接纳来自于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的心内科实习学生。
科室开展的“冠心病防治以及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指南解读”研讨会,被授予国家继续教育Ⅰ类学分。科室通过经常性举办专业性强、学术水平高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活动,实时跟踪国际医学科学的发展,积极引进、应用和推广最新的心血管病诊疗技术。
▲龚开政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通过医联体途径将心血管内科专家定期下派服务基层,点对点进行心血管疾病的基层孵化,将规范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流程传授给本地区的同行,促进地区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科室亦于年获得了基层特色科室市级孵化中心的荣誉。
代表人物
凤以良
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国农工民主党扬州市委主委,原扬州市政协副主席。原内科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科研30多年,20多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及核心刊物发表,研究成果获多项省市级一、二等奖,相继在芬兰、菲律宾、德国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介绍交流。他开展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植术”(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左心室造影术”(年),先后填补了扬州市该领域的空白;与他人合作开展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急诊冠脉选择性造影+冠脉内支架安置术”等多项心脏介入性治疗方法在省及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张振刚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扬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校务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农工民主党总支主任委员、扬州市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曾任医院内科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扬州市医学会副会长、扬州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扬州市第六、第七届人大代表。
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综合诊疗,尤其在心血管介入诊断治疗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在我院规范化开展了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射频消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及起搏器安置等技术,对扬州市心血管介入技术开展推广做出突出贡献。
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研项目2项,江苏省重点临床科研项目1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面上科研项目3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论文12篇,获得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江苏医学奖三等奖1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余名。
李爱华
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内科副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常务委员,江苏省全科医学委员。扬州市政协委员。
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近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技术及各种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救治工作。主持扬州市政府科研课题1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六十载风雨砥砺,六十载铸就辉煌。心血管内科将一如既往,秉承以“学术、人文、凝聚”为中心的主导思想,积极开展新技术,加强技术骨干及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完成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建设,积极支持科研和教学力量的发展,精医卓越再绘新宏篇。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字
袁晓晨、李伟
编辑
仇上斌
专业审稿
袁晓晨
审核
仇上斌
素材来源
心血管内科、
《医院院志(~)》
你在看吗?戳一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