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馆.健康导医》年8月15日嘉宾:卢中秋
温医大护理学院院长,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中毒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感染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卫计委全国急诊医学质量控制委员会专家,国家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急诊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等。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心血管急症、心脏骤停、休克、脓毒症、急性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具有丰富经验。
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急危重症急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脓毒症的机制及干预研究”、“急性中毒的毒理与解毒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卫生部科研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2项,在《ExpCellRes》、《中华医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收录34篇(总IF83.0),主持完成9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编国家《急诊医学》规划教材4部及相关专著10部。荣誉及获奖情况:第一届“生命卫士”中国急诊医师奖,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学科“危重病与灾害救援医学”、省医学创新建设学科“临床中毒学”、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重症救治学”负责人,第三批温州市杰出人才,“温州市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人才。
×●×●×●×●×●×●×●×●×●×●×●×●×●×●
急救中心接诊的急诊病人的确多种多样,各系统疾病都有,且各类急症的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总体来说,还是以心脑血管急症、感染性疾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中毒、创伤等为主。包括:
(1)急性冠脉综合征: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患者。如及时采取恰当的预防和治疗方式,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的预后。
(2)高血压急症指血压短时间内严重升高(通常SBP和(或)DBP>mm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通常不需住院,但应立即进行口服联合抗高血压药治疗,评估、监测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并确定导致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急性脑卒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高血压脑病、子痫前期和子痫、急性肾脏疾病等等。
(3)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和脑功能损害,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据调查,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4)重症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人体应答不当,造成器官损伤和危及生命的严重状态,当感染引起休克时,病死率高达30-50%以上。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并且救治费用高的特点。
(5)糖尿病急症:全球4.25亿人罹患糖尿病,中国患者数量全球第一。糖尿病的危害常常是缓慢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但糖尿病也有凶险的一面。
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代谢产生大量酮体,以高血糖、高血酮和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②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应激情况下,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严重高血糖(血糖常≥33.3mmol/L),高血糖引起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见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死率较高。
③ 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常因降糖药使用过量,血糖≤3.9mmol/L导致的一系列表现如:虚弱饥饿、多汗无力、颤抖、头晕头痛、心悸、焦虑等,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大,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治疗,超过6小时即可造成不可恢复的脑损伤。
(6)急腹症:指腹腔内、盆腔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胃肠急性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及异位妊娠子宫破裂、腹主动脉夹层等,其发病急、变化快,一旦诊断延误、治疗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7)休克:指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造成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血压降低,脉搏细速,头晕、烦躁,面色皮肤苍白,口唇发绀,四肢湿冷,尿量减少或无尿。可以分5大类: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休克危及生命,抢救刻不容缓。
(8)中毒:急性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疾病之一。指外界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发生暂时或持久性损害的过程,急性中毒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可以很快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9)创伤:由机械性致伤因素(或外力)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害,如交通事故、坠落等。
(10)心搏骤停:指心脏突然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如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患者就会死亡。
急诊涉及的病种很多,针对上面列举的常见急症,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1)急性冠脉综合征:
① 患者本人:患者常有胸闷、胸痛病史,当胸痛再次出现并不能缓解时,立即呼救、服药、安静休息,保持冷静。
② 周边人:协助服药、拨打,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脑卒中:
① 患者本人:一旦突发出现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能等症状,应立即呼救,平卧休息,切勿强行走动以免造成外伤。
② 周边人:快速识别,脑卒中疑似者,快速拨打启动急救服务系统。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切忌摇晃。如患者已经昏迷,解开衣领,取出假牙,侧卧或者头侧一边,如有呕吐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窒息;禁止进食进水。
(3)感染高热:
① 患者本人:自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畏寒寒战是应密切测量体温,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及早就医,不建议口服退热药,以免掩盖病情。
② 周边人: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并予冷毛巾湿敷额头、擦浴降温,每5-10min更换一次,多帮助患者补充水分,如高热持续不退,立即就医。
(4)糖尿病急症:
① 患者本人:自觉心悸等不适时,应高度警觉,立即呼叫身边人,静卧休息,拨打及时就医。如果有条件,可以自测血糖,可根据血糖检测情况应用降糖药物或口服糖水。
② 周边人:平卧病人,观察意识、脉搏与呼吸,如果有条件协助患者检测血糖。对于血糖低者,协助进食糖水或甜食,拨打,医院。
(5)急性腹痛:
① 患者本人:查找可能原因,平卧休息,避免活动,可暂不进食或少量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休息后无缓解或腹痛加重,及早就医。
② 周边人:协助患者休息,症状无改善尽早送医。
(6)休克:
① 患者本人:自觉头晕、黑矇、乏力,有时可能晕倒,需要立即平卧,拨打,可尝试口服盐水。
② 周边人:有条件协助测量患者血压,医院抢救。
(7)中毒:
① 患者本人:离开中毒环境,脱离身上衣物,医院就诊。
② 周边人:确保环境安全后予以施救,清理患者身上污染衣物,拨打,医院。
(8)创伤:面对车祸等创伤患者,在拨打呼救后,确认现场安全,尽量减少伤者搬动,对于可见出血,可采用压迫、填塞等方法止血,保护伤者裸露创面,安抚伤者情绪。
(9)心搏骤停:立即呼救拨打,平卧患者,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
以上情况常常危及生命,需紧急就医。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能很难根据自身的症状判断出自己患的疾病。因此,知晓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应该高度警惕,怀疑什么疾病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一般说来,自觉症状、不适感越强烈,越提示应该紧急就医。
如果碰到类似情况,施救人员首先病人的意识是否丧失,神志是否清楚,即大声呼救,轻拍重喊后仍无反应,即意识丧失;同时立即呼救,自己或让周围的人拨打,告知具体方位及基本情况。其次,平卧病人,判断是否有脉搏,观察有无呼吸。如口鼻没有气息、胸口没有起伏,即心跳骤停。应立刻松解衣领,开始胸外按压,按30下,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吹2口气。继续按压,如此30:2循环,直到专业救护人员赶到。可以组织周围的人进行协助复苏。我们现在有很多标准心肺复苏培训的课程,也想在民众中进一步普及这项救命的技术。
食物中毒急救:
进食后出现自觉不适感,尤其家中数个人出现同样的症状,需要考虑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应立即停止进食,即医院就医,将进食情况告诉医生,并将食物一并交给医生,以便进一步检测毒物,为后续救治提供依据。千万不要当做普通的胃肠炎,不予重视。
中暑急救:
今年气温高、持续时间长,中暑发病呈现高峰势态,尤其是重症中暑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中暑是由于高热环境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病情有轻到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包括热痉挛和热衰竭。
(3)重症中暑,即热射病,机体核心温度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救治延迟死亡高。
对于中暑患者,在院外最主要的任务是降低患者核心体温。能否有效快速降低体温,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主要措施包括: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扇风,加快蒸发、对流散热;持续监测体温?医院途中,打开救护车内空调或开窗;用凉水擦拭全身;输液;持续监测体温?
溺水急救:
发生溺水事件时,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起关键作用。但第一目击者常常在营救中受伤或死亡。因此,非专业救生人员尽量不要下水营救。首先呼叫周围人员援助,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救生人员或消防人员。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言简意赅,讲清楚具体地点,不先挂电话,保持电话通畅。在专业救援队到来之前,可向溺水者投递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不要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要跳水将头扎进水中。
溺水者被救上岸,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首先要开放气道,解除梗阻,清除口腔、鼻腔中水分及泥沙等。口对口人工呼吸,要求不要漏气(包住嘴巴,捏住鼻子,吹气)。吹气看到胸廓起伏即可;吹气前不必深呼吸。然后胸外按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溺水患者心肺复苏的顺序遵循ABC的顺序。
溺水者自救:
溺水者不要慌张,尽量保持冷静;放松,让身体漂浮;身体下沉时,脚向下踢水,手掌向下压水,使身体上浮;寻找漂浮物,依赖漂浮物;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急救误区:
(1)中暑时不能输液?
中暑的过程中丢失大量的体液及电解质,需要补充盐水,中暑是可以输液的。
(2)扭伤之后不能碰冷水,需要热敷?
扭伤后宜采取冰敷,这样有利于血管的收缩,24h以后热敷化瘀。
(3)喉咙卡刺吞食物?
可能会导致食道损伤,应及时就医。
(4)用黄酒、牙膏、酱油等涂抹烫伤或是烧伤的皮肤?
不仅增加创口感染机会,加深创面,凝结粘连伤口还会增加医生处理伤口的难度,影响医生的紧急处理及对伤情的判断。正确的做法应迅速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30分钟,避免将伤口的水泡弄破,去除身上的装饰品,应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创面,尽快送医。
(5)被蛇咬了,用嘴去吸毒液?
用嘴吸毒液十分危险,如果嘴巴里有破溃,毒液很快会蔓延到大脑。即便没有伤口,毒液也可能透过口腔粘膜进入血液。正确做法应该是在近心端两三厘米处结扎,阻止毒液蔓延到近心端,然后用刀割开伤口,把毒液导出之后迅速就医。
播出时间:
首播:温州人民广播电台FM.9交通广播周二、周三中午11:00-12:00
温州人民广播电台FM93.8调频广播周一至周日中午11:00-12:00
重播:
温州人民广播电台FM.9交通广播周六、周日上午10:00-11:00
温州人民广播电台FM93.8调频广播周一至周日晚上19:00-20:00
《健康导医》温州广电“十佳广播电视栏目”
《健康导医》是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十佳广播电视”栏目,是由温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的广播栏目。
作为温州开办历史最悠久的一档广播医疗服务类栏目,7年11月开播至今,主播建芳已经携手一千多位名医作客直播室,为数万名听众预约名医就诊,医院数千位专家组成的名医联盟。
与温州市卫计委联合推出的“院长在线”专栏以及“健康服务”进基层等大型系列公益活动深入人心,栏目听众遍布温州、台州、丽水等周边地区。
《健康导医》实现了音视频同步直播、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呈现的融媒体传播。
《健康导医》栏目合作单位温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温州市献血办公室、温州市中心血站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温州市妇幼保健所
温州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
温州医科大学医院
温州医院、医院
温州医医院
温州医院
医院
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
医院、医院
医院
订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