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咱教育人最纯净的心灵家园
说说语文“答题模板”
要高考了,很多语文老师都总结出一套语文的答题模板,可谓详尽,无所不包。笔者也收集、整理了一些,考试还是很管用的,很有效果。答题模板就是《葵花宝典》,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籍。笔者运用了答题模板,写出的答案详尽、准确,有时还可以赶超“标准答案”了。
答题模板,虽然有的学生总是学不会,但是聪明的学生一学便会。学会的同学,从此不再怎么听课了;而不会的同学,还埋怨老师讲的答题模板无用。我说,不是老师讲的答题模板无用,是你自己不会灵魂运用,是你无用!呵呵!开玩笑的。
但是,笔者想:答题都有模式模板,就说明考题有问题了,考题模式化格式化,也就固化了,失去了创意,不能考查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选拔优秀的功能。
河南有一个考上清华的同学曾经说,自己考试就是在作弊,市面上能买到的试卷,每科都做了四五遍。说的好听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说得不好听,则是机械重复练习,就是考试机器。考上了大学又怎样?还有读书的热情吗?有创新思考能力吗?难怪北大心理学教师调查,仅在北大就有30%的新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就是得了“空心病”。要笔者说,这都是重复机械刷题、考试给害的!重复机械的练习、考试,让他们透支了学习的热情和潜力,考生把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一旦考上了就撕毁书籍,与学习告别而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学习的后劲没了,有点可怕!
再看看衡水中学考上香港大学的女孩,试卷达到2.4米高。这里边有多少是重复的试题和试卷?想想,真是恐怖!她是怎么熬过来的?还笑得那么灿烂!有兴趣的,可以帮她计算一下,2.4米高有多少张试卷,3年下来,平均一天做了几张试卷?
近来高考,为何女生考高分的多?一个班级好像也是;为何高考文理科的第一名女生居多?因为试题都模式化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多,考察的不是创新创意,而是看谁更细心更周全,书写更规范。这还真是有点“内卷”的嫌疑!
“选出全对的”“选出全错的”……考试成了绘画绣花,在这些方面,女生本来就占优势!加之,近年来作文也可以猜题押题,可以背诵一些万能的材料和金句,都是写所谓正能量的爱国、责任、自强、担当、青春、感恩等主题,还有就是一系列的精神,反正就是拼凑组合,用不着你去思考创新。背得旧文章,便成新句子。作文要求“不要套作”,可见作文套作现象之严重,可是怎么判定他的作文是“套作”呢?
阅卷老师要看的是,题目是否切题,文章受否扣题……以致《生活在书上》这种华而不实的典型的“套作”作文还得了满分呢!我的乖乖!呵呵呵!
笔者班上同学,一天到晚都在写作业,一天写完一两根笔芯。重复作业太多,就直接抄答案。没有时间思考,有的科目,发试卷时同时也就发答案……说白了,科任老师都难以应付。以前笔者还认真的做试卷,结果总是与参考答案有距离。现在笔者也是直接参考答案,讲课时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其他老师呢?详情不知道。但是一旦考试后,都在纷纷求参考答案,越详细越好,这是事实。
如今,高一年级,练习册中就穿插着高考试题。高中3年,要求2年就结束教材,为赶进度而催催催……不少好的篇目直接放弃了。每期的练习册就多达两本以上,有的学校发两套,有的学生还自己买一套。其间,有多少重复试题,可想而知。
到了高三,复习又是一轮,二轮,有的还三轮,里边也是有很多重复的试题。我想,理科数理化重复的试题应该更多。
考题,当大家都掌握了答题的模式,有了一定的模板套路,这说明考试就已经出现问题了,考题几乎接近死题。
既然是选拔人才,每年的题型题目,都应该有所创新,让学生无法去猜题押题,这样才能考出真实的水平。
考题,应该改变了;考试,应该改革了。
作者简介:张铁刚,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勤于读书思考和动笔,发表教学文章和随笔一百六十余篇,著有《生活·阅读·感悟·作文》一书,即将出版随笔《灵犀自悟》。
更多精彩:
全国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集锦(视频版)“遇见中教参”征文启事—年度选题策划丨你要的命题作文来啦~从里面挑一挑吧~张铁刚:网红主播搞演戏卖惨,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张铁刚:为何“熟鸡蛋返生孵出小鸡”这样的伪科学很有市场?张铁刚:臭了可惜·马上马上(小小说)张铁刚:为敢于吃螃蟹的姚燕燕老师点赞张铁刚:人性与法律张铁刚:“校外培训机构”是孩子“课外负担”的元凶吗?张铁刚:天津咸水沽肖老师发飙骂学生,触动了谁的神经?张铁刚:新年里,照一张全家福张铁刚:养狗为哪般?张铁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张铁刚:“叶公好龙”与精神暗恋张铁刚:方老师们:请善待自己、珍爱生命张铁刚:网络时代,真的是靠脸吃饭吗?张铁刚:赌博,你就输了张铁刚:神童造假为哪般?张铁刚:如此父母,枉自为人张铁刚:服装·职业·形象张铁刚:学习,最关键的还是态度张铁刚:套路贷是催命索张铁刚:“钟美美”的模仿秀,丑化了谁?张铁刚:“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几个字应该从文章中删除吗?张铁刚:请给教师:多点理解,少点作践张铁刚:学生的手机,收还是不收?张铁刚:写真实,才有价值;揭示真相,才是正能量张铁刚:最后一颗纽扣(小小说)张铁刚:张桂梅老师,到底是“孑然一身”还是“奋斗一生”?
张铁刚:“13岁蔡某杀人不负任何刑事处罚”之思张铁刚:狡猾的骗子和聪明的傻子是一对好伙伴张铁刚:李田田敢于吃螃蟹张铁刚:越“自律”,越优秀张铁刚:服用兴奋剂,有悖体育精神张铁刚:多点欣赏,诗意人生张铁刚:当班主任之“四怕”张铁刚:邓尔昌来了!(小小说)张铁刚:请善待教师张铁刚:贪官烧香拜佛,是虔诚还是亵渎?张铁刚:的确良衬衫,我远去的梦张铁刚:闲扯职业乞丐张铁刚:手机,手机张铁刚:文化品味,高下立显(评中日留言口号)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平台是多家报刊的重要供稿基地,坚持原创首发,审稿时间为15天。打赏费%归作者(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不再发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