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北京皮肤科十佳医院 http://m.39.net/pf/a_9051898.html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在实施冠脉造影过程中,遇到冠脉临界病变的时候,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方能决定是否需要干预。

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过程中,会提到“建议做一个血管内超声,仔细看一下冠脉内的情况,这样更利于我们下一步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家属会有疑惑,为什么冠脉造影做完了,还要去做血管内超声,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什么是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IVUS)是无创性超声技术和有创性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再经电子成像系统来显示心血管组织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微细解剖信息的医学成像技术,

下面这幅图则形象地说明了IVUS比冠脉造影(CAG)诊断更为明确

冠脉造影VSIVUS

冠脉造影看到的只是一个柯南头像,而血管内超声告诉我们,其实是小鸟蹲在了树桩上。

血管内超声的优势

血管内超声可提供更为完善的血管病变信息,而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管壁及斑块的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

(1)当冠状动脉管狭窄程度在40%以下时,造影就不能发现冠状动脉异常,而血管内超声可准确测量管腔及粥样斑块或纤维斑块的大小。

(2)由于冠脉内病变常是偏向管腔一边或呈不规则形状,造影投照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血管内超声可以提供粥样斑块或纤维斑块的大体组织信息,更能清晰呈现局部血管壁的信息。

(3)冠脉粥样硬化常常是弥漫性的,所谓“正常”的参考血管段可能并非是正常标准,这时冠脉造影就会低估病变程度。

(4)血管内超声可实时完成定性或定量评估,准确选择支架大小,确定支架位置及支架贴壁情况。

(5)血管内超声可明确血管内是否有夹层,从而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极大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的风险

(6)对于一些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也可以在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下进行介入治疗,为精准介入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手段。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st/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