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二院多看两眼的地方
7月20日起
河南暴雨刷屏,牵动人心
…………
面对汛情,我院积极响应市委、市卫健委党组号召,由院党委抓总,统一指挥,举全院之力,快速反应、排查险情、修复设备,确保急诊、手术室、医院重点部门顺利运行,用铁的纪律、钢的意志做好抗险救灾各项工作任务,院内秩序忙而有序。
017月20日,孙世龙院长、赵玉兰书记带领院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全院巡视,趟着齐膝的积水,挨个到档案室、病案室、中药房、设备层等重点科室和点位排查险情,尽管全身湿透也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
02我院急诊科自7月17日至7月21日中午,共出诊91次,接诊余人次,有各种原因所致创伤、脑卒中、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等。暴雨期间,各种创伤、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呼衰患者居多,我院急诊科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做好防汛物资准备,提前备好纸质检查单、化验单、医嘱单及住院证以备停电启用,停电过程中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急危重症患者直接收住入院。急诊科主任杨茜整夜未眠,既要联系前方车辆出诊、还要安排后方患者抢救。暴雨出诊期间,由于路面积水严重,急救车救援、返程都遇到很多困难:突遇路面塌方,想方设法找路抵达救援现场;遇到水流湍急的路面,急救车每前进一段,医务人员就需要下车清理横七竖八挡在路中间的石头、路障,推走道路中间抛锚熄火的汽车等障碍,救援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急救“逆行者”医生陈菲、杨炎歌、张静,护士胡梦菲、张文馨、王明珠,急救员田四方、驾驶员王永辉、王永峰、马龙勇毅前行、不言放弃,以生命抢救生命,挽救患者于危难。
037月20日下午开始,暴雨导致强电预埋井雨水倒灌,院内无法进行通电,院内供水暂停……为保证医疗护理工作尽快恢复正常,院党委统筹协调,张书明副院长带领总务科、保卫科人员奋战在抗汛抢修第一线,总务科乔四超科长开着私家车在水中冲锋运送防洪沙袋,于建新冒雨搭建“浮桥”,电工房争分夺秒修理电路;保卫科白红卫科长、王猛副科长带领安保人员持续清理院内积水直到深夜;基建科李洋副科长、黄煜拎起沙袋身背肩扛爬上房顶封堵雨水倒灌点;车班司机张珺垚在执行任务时被市政救援人员告知弃车坐上救生艇以保证安全,在这紧要关头,张珺垚医院任务,于是凭着自己的技术和勇气,绕道地势较高的路段,医院……
04暴雨期间,门诊5楼眼功能科房顶漏雨,全体人员坚守岗位,在科主任杜敏的带领下,用身边仅有的塑料袋包装好所有眼科检查设备,房顶渗水处用垃圾桶接水。整晚科室医务人员轮流值班看守,屋内十分钟一倒水,确保眼科检查设备安全。21日上午,由于门诊断电断网,相关检查无法正常进行,眼功能科主动肩负起分诊任务,把前来就诊的病号热情引导至病房,确保在汛情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安全就医。
057月20日晚,我院中西药库房、中药饮片库房灌水严重,病房药房、门诊药房天花板有坍塌隐患,药学部组织及时将药架低层药品全部转移到高层,扫把拖把垃圾斗、水桶水盆储物盒齐上阵,全员协作扫水、排水;为方便临床科室取药,病房药房调整为24小时值班;大输液库房房顶出现漏水,下面漫灌水高出了地台,底层药箱大面积泡水变形,药垛随时有倒塌的隐患。药学部积极组织人员对大输液药品进行转移,在没有照明、没有电梯的恶劣环境下,靠人力搬、扛、抬,从下午一直到半夜把近箱大输液药品转移到2楼。为满足临床用药,第二天一早利用中转箱对全部药品进行分类放置;门诊药房断电后,药学部积极启动停电应急处理预案,人工划价保障药品供应;为确保冷藏药品的储存要求,药学部工作人员冒着大雨将药库、门诊药房的大部分冷藏药品冷链转移至病房药房冰箱,及时处置,保证药品安全。
06在严重气象灾害面前,我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医院公益性,把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一切工作始终。7月20日,我院专门准备了“爱心雨伞”,由门办医务人员在门诊、病房楼等人员进出口处进行发放,并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及家属撑伞护送,医护人员宁可自己全身湿透,也坚持为病人遮风挡雨,送去最好的关爱;7月21日上午,由于门诊楼、5号病房楼暂未恢复供电,我院组织职工为前来就诊、住院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送去扇子,缓解夏日闷热。经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安抚下,获得了住院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对医院应急工作表示支持与认可。
07一名来自南阳的患者来医院斜视小儿眼科就诊,因暴雨滞留在院内。看到因饥饿和害怕而哇哇大哭的小患者,冒雨到眼科门诊查看的大眼科护士长韩英给予安慰沟通,并与医护人员一起为小患者和家长安排了饮食和住宿,承担起为患者排解困难的责任,及时帮助外地来院患者解决燃眉之急。这些展示仅仅是两千余名二院职工的一小部分缩影,还有更多医护人员默默奉献在临床一线,我们虽然有着不同的身份和性别,或许是肩负使命的逆行者,又或许是一颗默默运转的小小螺丝钉。但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正是每个二院人凝聚而来的强大信念和力量,“郑”在救援,同“州”共济!
爆赞二院人!
给咱们自己点赞!
医院
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康复、急救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