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高水平人才团队,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7月9日,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举行建院九周年系列活动之“天性心脏病外科开科暨心脏大血管外科开科一周年”活动,正式引入丁以群教授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团队。这是继年7月1日正式引入魏民新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后,医院引入的第二支心血管高水平人才团队,医院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方面的空白,让心血管医学中心再添一支强队。
至此,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具备了从心血管综合内科、胸痛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小儿心内科、先心外科、心血管重症监护科、心脏康复科学科板块,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个月宝宝确诊主动脉弓缩窄
44分钟完成手术矫形
年4月26日,张宝宝(化名)出生在一个充满欢笑的家庭。然而,6月21日,不足两个月的张宝宝却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
7月2日,患儿家属慕名来到医院求诊,经先心外科收治住院。经过诊断,患儿为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心功能IV级,“主动脉弓缩窄是很少见的疾病,约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1%~3.4%。合并其他症状,患儿来的时候已经心功能衰竭,呼吸急促,急需手术治疗。”丁以群教授介绍。7月5日,丁以群教授团队成功在44分钟内、体外循环下完成主动脉弓缩窄矫治、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在术后第1天就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心功能恢复顺利。
(7月5日,两个月大的张宝宝在丁以群主任团队带领下,顺利进行了手术。)
“以往我们接诊此类患儿都是在出生一周左右,早发现早抢救。这位患儿已接近9周,情况紧急,手术考虑的是存活的问题。”丁以群教授表示,当患儿同时遭遇主动脉弓缩窄与室间、房间隔缺损时,相当于前有拦截、后有追兵,“主动脉弓缩窄会导致‘拦截’,室间、房间隔缺损会导致‘追兵’,进退两难,患儿心脏衰竭症状出现非常早,死亡率非常高。这对于团队的挑战非常大,手术的顺利进展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合作,术后的康复更离不开优质的环境与专业的护理团队。”
医院目前此类手术的开展较少,甚至有些需要请求北上广其他外援,张宝宝的父亲表示:“我们了解到丁教授团队常规性开展这个高危疑难手术,这给深圳患儿就诊提供极大的方便性。感谢丁教授团队!”
先心外科团队病种全覆盖
技术国内领先
心血管外科因技术难度大,被誉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尤其是儿童心血管外科,对配套学科、人才团队等要求更高。
本次引进的丁以群教授团队是国内知名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专家,团队重点从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工作,擅长低龄低体重复杂先心的治疗,每年完成心脏直视手术约-例;手术患儿体重最低为g,新生儿手术占比18.81%,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全肺静脉异位引流方面,成功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于第95届,96届,97届,98届,99届全美胸心外科年会(AATS)汇报治疗经验;在大动脉调转、Ross、Ross-Konno、Nikaidoh及先天性气管狭窄等治疗方面,国内领先;成功完成NorwoodStageI,Yamagishi手术等先天性心脏病难度分值最高的复杂手术,国内仅极少数医疗中心具备此技术能力。
(年7月9日,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正式开科。)
未来五年,先心外科团队还将以“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儿童心血管专业指标”为标杆,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手术量达到-台/年,重点发展复杂先心、新生儿、早产及低体重患儿先心病治疗技术,建立大湾区一流的儿童心血管中心,造福更多先心患儿。
心脏外科60%+均为微创手术
同日举行的还有心血管医学中心心脏外科开科一周年仪式。
年7月1日,医院心脏外科开科及心血管医学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六大卓越医院建设的重点项目,医院心脏外科开科及心血管医学中心的成立,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正式组建完成多学科合作团队阵容。心脏外科团队由高级顾问医生魏民新教授及其团队领军。魏民新教授曾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近30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余例。团队以微创心脏外科为特色,常规开展各类型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
(年7月9日,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正式开科,心脏外科开科一周年。)
开科一周年以来,魏民新教授及其团队完成心梗后心脏破裂、室间隔穿孔等多项高难度手术,患者年龄最大94岁,最小8岁。截至目前完成心脏外科手术多台,超90%为四级手术,超60%为微创手术,为患者减轻痛苦,带来福音。同时,心脏外科成功主办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心外科论坛,牵头建立深圳市心血管重症救治联盟等,为学科发展出力。
医院院长卢宠茂表示,医院医院改革创新,也致力于打造医院。医院卓越中心之一,拥有一批来自香港和内地的优秀专家,提供“一站式”的高水平心脏专科治疗服务。去年7月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魏民新教授及其团队的加入,成为心血管中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将借助‘双区驱动’的政策优势,努力打造更多高水平重点学科,立足湾区,对标国际,争取早日实现‘建湾区高地,登国际巅峰’的目标!”
目前,市民可通过“医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