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学生写基因研究报告

这几天云南昆明六年级的小学生

凭借《结直肠癌基因研究报告》

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这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天呐!

现在小学生都这么厉害了吗?

学术论文,是我不配了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

真的不一样”

虽然最后通过热心网友的深扒

发现这位小学生的父亲

是现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并且组委会也出来道歉说

“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

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

好吧,原来是幕后有“高人”指导

我放心了

可这结直肠癌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结直肠到底在哪?这病要怎么预防?

如果不幸得了,又要怎么医治呢?

No.1、结直肠癌是什么

结肠直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大肠的每个位置都可发生癌变。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增大,肿瘤所在位置不同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No.2、结直肠癌的病因是什么

1.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息肉可以恶变,约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有研究表明,切除肠息肉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下降4倍左右。

2.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并发结肠癌,发生率可能比正常人群高出5~10倍。

3.家族遗传结肠癌的发生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约有1/3的结直肠癌与遗传有关。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FAP)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这已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4.不良生活习惯:缺少运动、吸烟、酗酒及生活过度紧张。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而大肠腺瘤则是结肠癌的高危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腺瘤5年,10年,20年发生癌变的概率分别为3%,8%,24%。

5.据世界肿瘤流行学调查统计,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高,而在日本、芬兰、智利等地较低。研究认为,这种地理分布与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系,高脂肪饮食者发病率较高。

6.在中国,血吸虫病并发结肠癌的病例并不少见,但对其因果关系仍有争论。

No.3、结直肠癌的预防

多数结直肠癌确诊时已届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早期的90%明显下降,故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尽早预防至关重要。结直肠癌的预防措施包括:

1.高膳食纤维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蔬菜作为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然而十字花科类食物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

2.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可能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现有文献大多支持红肉(指牛肉、羊肉、猪肉等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和加工肉类(腌制、熏烤、煎炸等肉类食品)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高风险相关。

3.戒烟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4.结直肠癌的筛查可发现结直肠肿瘤的高危人群,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5.其他:有研究表明,补充叶酸、维生素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结直肠腺瘤的发生,从而可预防结直肠癌。

No.4、早发现早治疗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排在第三,死亡率排第四。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我国每1分钟就确诊1例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早期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达90%以上,然而约6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靶向及免疫药物的广泛应用于临床,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较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早期治疗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故仍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st/5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