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脏之于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为人类提供血液压力的心脏也不例外,据有关报告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至少万,心肌梗死万,心力衰竭万,平均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防治任务异常艰巨。
一个强健有力的心脏给与了人们健康的体魄,一个自强不息的心血管病专家团队还给心脏病患者更加有力的心跳。在心血管病防治队伍中,有医院,近30年来,始终以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为己任,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道路上默默耕耘,克坚攻难,使心血管病患者恢复健康,重展笑颜。
她,就是谱写了一首首心血管病尖端技术应用诗篇、创造了一个个心血管病诊疗奇迹、在我省心血管病防治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医院(医院)。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医院的开拓者,凭借着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医者仁心的奉献情怀,在我省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这些不畏艰辛、一往无前的开拓者,必定被人铭记。
历史篇——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春华秋实。
医院创院伊始,目标明确,一步一个脚印,奋力拼搏,持续提升,走出了光辉历程。回顾过往,医院的发展之路,既是一部成长史,更是一部奋斗史,缔造了一个个动人的杏林佳话。
年4月,为了提升郑州市心血管病防治水平,单独建立了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年9月,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医院)开诊运营。
年1月,在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和郑州市泌尿医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合并组建医院。
年10月,开展了河南省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年10月,被郑州市科技局定为郑州市冠心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年3月,位于郑州医院新址开工建设。
年5月,被批准为“郑州市房颤诊疗中心”、“郑州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
年12月,整体搬迁至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五路17号。
年4月,医院整体搬迁后正式开业,同时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医院。
年4月,成为新乡医学院教学实习基地。
年12月,国际欧亚科学院河南心脏中心落户医院。
年1月,成为我省首个国家卫计委介入与心血管外科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年2月,成为河南省首家医院。
年5月,被评为河南省—年度“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
年8月,成为中国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调查课题联合申报单位河南地区负责单位。
年11月,成为郑州大学医院。
年5月,成功完成河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
奋进篇—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医院)有历史,也有故事。
成立之初,只有一间4平方米的办公室和几件体外循环手术必须的医疗设备。在没有房舍,资金短缺,设备简陋,人员不足的艰苦条件下,高玉明同志带领大家不畏艰难,奋勇拼搏,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在外设立的门诊部搬了9次家。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这些拓荒者,始终没有停止对心血管病的医疗与科研工作,开展了如法乐氏四联症根治、爱博斯坦畸形矫正,费氏窦瘤破裂及瓣膜置换等当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疑难手术,填补了省、市多项医学空白。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医院职工,医院的发展壮大,付出了心血汗水和青春韶华。他们的努力付出,闪烁着奋斗的光芒,医院跨越的篇章。
为了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郑州经开区公共配套设施,医院更大发展,医院整体搬迁至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规模小、底子薄、人才缺乏。搬迁新址后,又面临在市区边缘,群众就诊不便、不熟悉等因素,以及年轻职工多,经验不足问题。医院发展,尤为重要。
年,袁义强博士担任院长后,明确了“大专科、精综合”的发展思路,医院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内涵水平。在专科建设上,努力做大做强心血管专科和肾移植专科,同时发展特色专科,满足群众多方面就医需要。而在心血管专科建设上更是全力以赴,奋发有为,努力打造成中部地区百姓信赖的心血管病诊疗基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了筑牢心血管专科长远发展根基,塑造专科品牌,医院毅然群策群力,全力攻关争创“医院”,点燃了全院奋勇拼搏的工作激情。大家加班加点,不辞辛苦,对照标准,认真整改,固本强基,全面提升,朝着目标努力迈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创建成为河南省首家医院。医院专科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医院未来更大发展,心血管专科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科建设上,医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走大而全的道路,而是坚持走“大专科,精综合”的发展思路。永葆创新精神和危机意识,瞄准高难危重疑难复杂手术,努力攀登,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
心血管外科由三个病区发展为八个病区,形成了涵盖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监护、影像等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心外科专业团队,成功创造了多个河南首例和奇迹。河南省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河南省首例常温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全国第四例,河南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河南省首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河南省首例共同动脉干根治术;河南省首例“双主动脉弓矫治+动脉导管结扎+单元化+SANO”手术;河南省首例全胸腔镜下心脏二尖瓣置换术;为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成功实施了“主动脉根部替换+主动脉全弓置换+远端支架象鼻”手术等等,都给业界带来了震撼与启迪。
心血管内科也由三个病区发展为五个病区、一个CCU病区。心血管内科独立开展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病种,囊括目前国内已开展的所有心脏介入诊疗项目,且技术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医院该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房颤射频消融术领域,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袁义强博士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团队创新进取,努力突破,现已累计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例,处于河南领先、全国先进水平。
依托医院技术优势,郑州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在心血管病患者急救方面表现突出,年急诊量近15万人次,开通了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中毒、重型颅脑外伤等“急救绿色通道”,急诊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曾在省会历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中屡创佳绩,在全省历次急救技术考核及技术比武中均名列前茅。急性心肌梗死国际诊疗指南要求,90分钟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郑州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则提出了“黄金1小时”的概念,医院到导管室球囊打开,平均50分钟即可完成。
医院在心血管专科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的保驾护航。
该院手术麻醉科,拥有一流的超净手术间,欧米达麻醉机、欧米达麻醉监护仪、sarns人工心肺机、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及红细胞压积连续监测仪、空氧混合器等进口先进设备。能独立完成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复杂的大血管畸形矫治、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冠心病冠脉搭桥等心脏手术及不同类型的肾移植手术的麻醉工作,麻醉成功率达%。配合swan-ganz技术,可连续监测麻醉中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为病人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
重症医学科,拥有良好的监护环境和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专业化监护团队,承担心脏术后、肾移植术后及各类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抢救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配有NPB、NPB及NEWPORT人工呼吸机、MarquetteEagle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及光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Nova血气分析仪、自体血液回收机、可控微量输液泵等先进的监护仪器、设备,并配备目前世界最先进的Dataswpe98syst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人才篇---医院热土,俊采星驰。
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活力之源。
医院,离不开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更需要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水准的人才梯队建设,是医院技术不断提升的强有力后盾。
医院领导班子深谙此理,努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形成“火车头”效应。采取引进培养并重的措施,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平台引人才,以人才拓平台,形成良性互动,激发活力之源。对适宜人才,医院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施展平台,或成立单独病区,或委以重用,充分发挥人才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的集聚,医院的创新之源、动力之源。
在袁义强博士领衔下,医院心血管专科团队人才济济,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梯队。不仅有心血管外科专家陈红卫、王立成、杨斌、张润生、张建卿、张伟峰、张向立、陈国锋,心血管内科专家于力、赵育洁、王瑞敏、张杰、历箐、王淑红等带领科室发展,更有孙运、郭应先、朱自强等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孙俊华、孙玉晓、毛幼林、李连东、牛思泉、潘砚鹏、李少柯、杨恒、王国锋等年轻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在专业技术上各展所长,精彩纷呈。这些青年才俊的崭露头角,是医院的未来自信,是实力,是底蕴,假以时日,必将如星星之火,医院更大发展进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心血管专科声誉鹊起的同时,医院特色科室也蓬勃发展。形成了以专科带综合,以综合促专科的活力迸发局面。骨科冯付明、陈治权、高明堂,神经外科马玉德、张刚中,普外科赵正国、张聪敏,妇产科王素梅、王倩,泌尿外科孙强,内分泌科杨营军,儿科杨金学,耳鼻咽喉科查潇逸,消化科王万里,呼吸病专家王金学,影像科李云、张兴雨,功能科姚辉梅,药学博士孟祥光等人才齐聚医院,星光熠熠,医院心血管专科影响力和知名度大为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
文化篇—-厚德载物,以文化人。
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医院整体搬迁后,人员骤增,如没有一种文化精神来指引员工,医院原有的文化传统将会被冲击和稀释,势必影响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此,医院领导班子注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秉持“仁爱求实进取奉献”的医院精神,医院艰苦奋斗、创新进取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医院文化内涵,形成了涵盖质量文化、服务文化、医院文化体系。以文化树立形象,以文化凝聚力量。院党委书记曹德明说;“我们要让来院就诊患者不但体会到我们技术的精湛,更要感知我们优质的服务、真诚的爱。”
敬畏医学、善待生命的质量文化。医院文化的核心。以创建医院为抓手,以患者安全和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形成良好的质量服务体系,较强的质量意识,科学的督导执行措施,筑就了质量品牌。
注重细节、彰显关爱的服务文化。在医院,身着标准化、空姐服装的导医,分布在病房楼、门诊楼大厅、电梯口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区域,随时提供咨询、引导、陪检等服务。一卡通、预约挂号、开通绿色通道等新举频出,让病人就医更加便捷。术前谈话,出院指导,帮助患者增强与病痛斗争的信心;短信提示、电话回访,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与体贴。
心系健康、医泽心田的公益文化。医院积极践行公益责任,救死扶伤,服务百姓健康。近年来,医院开展了空巢老人免费体检,劳模免费体检,老年心脏病患者救助等活动。发挥在心血管专业方面优势,坚持培训全省各地的基层心血管专业医生,为提高河南心血管病防治水平而不懈努力。并利用专门的体检车,每周末坚持义诊,走向全省各地进行心血管病筛查、诊治。医院在国际扶轮社“生命的礼物”项目中的突出贡献,国际扶轮社和北京扶轮社在年度北京扶轮社慈善晚会颁赠国际扶轮社至高荣耀的保罗哈里斯服务奖,是我省首次获奖的单位。年8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基金”落户医院,凡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均可享受由中国红基会“天使阳光基金”提供的1至2万元的救助。年至今,医院已和8家慈善机构建立了合作,已累计完成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救助,救助金额近万元。
未来篇—-深根固柢,再创佳绩。
如今医院,今非昔比,汇聚流动着创新进取的工作激情,焕发着青春朝气,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园林式的院区,便利的设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名闻遐迩。
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近年来,医院已迈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医院领导班子,却丝毫没有放松,没有自满,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近年来,医院年开展心脏外科手术近例,年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手术余例。医院规模实现了倍增,在业务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想要实现更大发展,就更加困难。医院领导班子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担当,经过科学分析,超前谋划,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卫计委大力支持下,医院,医院龙头,打造的更大更强。目前,新院区项目正在推进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医院所取者远,必有所待。面向未来,医院全体职工齐心协力,砥砺奋进,不懈登攀,必将实现在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上的全面突破,早日打造成中部地区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为群众健康做出新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