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科协大讲坛、新华网“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等单位承办的“暑期院士专家系列讲坛”活动的第六场讲座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围绕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问题向公众进行科普。
年3月17日,《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在第68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上正式颁布,将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总结为“abcde”,并简化为一张图表。
那“abcde”这5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年3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领衔团队,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及临床研究随访,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支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这是我国最早开始自主研发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据悉,这种支架由高分子材料构建雷帕霉素药物释放平台,植入体内2-3年内完全降解吸收。其设计理念是:支架植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会对狭窄的冠脉血管进行机械性支撑,同时释放出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支架即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血管结构以及舒缩功能完全恢复至自然状态。葛均波指出,我国自主研发的这种完全可降解支架还可为患者节省更多费用。
是怎样的契机让葛均波带领团队着手研发这种完全可降解支架的呢?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葛均波看来如果能够改善日常的生活方式,是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的。那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文字:谢春燕
摄像:张继东、季俊辉
后期:王琰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