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脏大会打造心血管健康的

尊敬的各位同道、各位来宾:

我谨代表大会组委会热烈欢迎各位参加年8月10日-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心脏大会(CHC)暨第二届中国血管大会(CVC)。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大会主题为“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创新?转化?合作”。

多年来,在众多伙伴和医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心脏大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心血管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内容丰富,包括心脏和血管全体大会、“一带一路”峰会、心血管疾病热点峰会、50余个分论坛以及卫星会;对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流行病学和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影像和检验、心血管内外科治疗、护理等方面均安排了详尽的讨论。

今年大会还将重点加强心血管大数据、结构性心脏病、血管疾病、创新技术、基层培训等专题论坛,医院国际领先的信息化、可视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一步展示当前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研究的前沿与成果。届时来自我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将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分享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讨论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交流心血管病医、教、研、防及产业的各种信息,共同应对心血管疾病的国家、地区及全球性挑战。相信本届大会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今天,不但能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学术交流的重要舞台,也能为国内外同行带来合作的良机。

希望参会代表们能够学有所得,增进友谊,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推动心血管病学的发展,努力呵护与实现“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

中国心脏大会主席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

8月10日,在中国心脏大会期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组织的心血管“一带一路”创新与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到来埃及、巴基斯坦、科威特、蒙古、孟加拉、缅甸、尼泊尔、坦桑尼亚、突尼斯、印度尼西亚等二十余位“一带一路”医院管理者及心血管病领域专家,旨在搭建区域性心血管疾病防治平台,探讨合作内容和机制,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技术交流、开展教育培训,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出席研讨会并致欢迎辞,他表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立足于国家平台,始终将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国际心血管疾病等相关慢性病领域合作、改善人类健康水平为己任,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秉承“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培训、学习和技术交流的开端和契机,共同探讨对于“一带一路”心血管合作的期望、内容、方式和机制,从而推动长期的、切合实际需要与发展的心血管疾病管理与诊疗的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心血管领域的“健康丝绸之路”。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医院院长助理郑哲在《合作共享的心血管教育项目》的报告中表示,医院已接收过超过个国家的将近00名访问学者,积累了交流经验,人才培养合作将产生共赢效果。中医院徐波教授在《心血管器械创新的阜外经验》的报告中介绍,目前心血管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左心耳封堵术、可植入性水凝胶治疗心力衰竭、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都是当前研究热点。另外,远程医学平台控制设备器械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工智能相关等技术创新将带来更多获益。

巴基斯坦医学院的JavedAkram教医院的RonyMSantoso教授分别做了关于《医院介绍/科研机构管理》和《未来的合作与交流机制》的报告。JavedAkram教授介绍,巴基斯坦人口超过2亿,儿童、妇女、传染病等疾病负担沉重,40%的疾病负担来自传染病,如结核病、肺炎等,但公共医疗支出严重不足。同时,城市化进展迅速,西式的餐饮习惯带来更多疾病风险。医学人才流失也是巴基斯坦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各国在疾病预防和治疗、多中心医学研究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学生互访计划,扩大中巴经济走廊上的医疗基础设施,支持“一带一路”规划顺利开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正在为高层级外国医学专家来华工作创造便利,仅年已有名国际医疗专家来华开展交流合作。此次研讨会是心血管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良好开端,随着沟通机制完善,项目深入开展,未来合作前景美好而广阔。

会议秉承“一带一路”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指导精神,与各国参会政界领导、学界专家、各级管理者和企业代表开展教育培训、技术创新以及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方面的交流和讨论。(文/本报记者王潇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ys/6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