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广东省恶性肿瘤精准治疗的诊治水平,增进国内外各大肿瘤中心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由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办,医院承办的第三届肿瘤精准诊疗论坛于年11月6日-7日在广州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大咖云集,来自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享学术盛宴。
首先,由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杨衿记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他总结了一年来肿瘤内科分会做出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年将主要从MDT病例大赛、基层医师诊疗技术、医学人文丛书以及青年培养计划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尤其具有特色的是,杨衿记教授非常强调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结合的重要性,他表示,要把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把优秀的医生发展成党员,以此同时,要把党员培养成优秀的医生。希望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为健康广东、健康中国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后,广东省医师协会肖南方副秘书长代表广东省医师协会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杨衿记教授及团队对此次大会精心筹办付出的努力。肖副秘书长对“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结合”这一理念予以高度的赞同并提出表扬,并建议把肿瘤内科分会的“将实际工作与党的方针政策融合”的这种做法推广到协会的其他分会。
本次会议分会上下两场。
01上半场上半场由来自医院的陈华军教授、广州中医院曹洋教授、中医院医院常建华教授、广州中医院秦茵茵教授、医院王震教授分别对“EGFR和ALK突变肺腺癌治疗进展”进行精彩讲述:
许瑞莲教授和吴国武教授主持会议
陈华军教授重点讲解了奥希替尼治疗进展,并且强调靶向治疗进展后组织再活检的重要性,对耐药机制探索,再精准治疗可能改善肺癌患者预后。
曹洋教授针对EGFR突变NSCLC治疗顺序进行探讨,提出EGFR-TKIs是目前EGFR突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标准选择,最佳排序方式需要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耐药后的治疗等问题。
张国平教授、彭培建教授、江冠铭教授、胡家柱教授嘉宾讨论
曹小龙教授和贾筠教授主持会议
中医院医院常建华教授详细阐述了NSCLC罕见驱动突变TKI治疗进展,针对ROS1、HER2、RET、KRAS等罕见突变的治疗进展进行了高度总结。
广州中医院秦茵茵教授对ALK通路进行新思考,提出了ALK抑制剂为ALK阳性NSCLC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尽可能精准个体化治疗。
来自医院的王震教授,就METExon14+及MET扩增NSCLC靶向治疗新进展的问题深度解读,对于MET为靶点的研究药物有潜力,并且势在必行。
龚五星教授、张俊凯教授、张还珠教授、古伟光教授嘉宾讨论
陈丽昆教授主持上半场学术论坛,在听取专家们的论述后,提出在靶向治疗快速发展、分子医学不断进步、药物种类极其丰富的时代,建议在临床诊疗上依据循证医学,尽可能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02下半场学术盛宴下半场由来自医院杨衿记教授主持。分别由医院王坤教授、医院石敏教授、医院朱伟良教授带来乳腺癌、胃癌、头颈部肿瘤的最新治疗进展;之后由谢展鸿教授、汪斌超教授、周娟教授、刘克军教授讲授对于肺癌精准治疗的独到见解。
蔡永广教授主持
王坤教授给大家带来年乳腺癌系统治疗的新进展,认为三阴性乳腺癌可拥抱免疫治疗新时代,CDK4/6抑制剂对高危Luminal型乳癌获得很好的疗效。
石敏教授演讲:胃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朱伟良教授演讲:年头颈癌治疗进展
刘驯炎教授、林华明教授、唐之雅教授、董敏教授讨论嘉宾
冯卫能教授、李志铭教授主持会议
谢展鸿教授:晚期NSCLC免疫治疗长生存新进展
汪斌超教授: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
周娟教授:小分子抗血管靶向药物崛起之路
刘克军教授:晚期肺鳞癌治疗策略及进展-化疗为锚,免疫为帆
END经过紧张的学习,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三届肿瘤精准诊疗论坛圆满地落下帷幕。闭幕式上杨衿记主席再次对各位参会嘉宾和同行表示感谢。
本次论坛来自各大肿瘤中心的专家教授对于肺癌、乳腺癌、胃癌及头颈部肿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肿瘤治疗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明年再会!
往期推荐:着眼大湾区医疗人才培养,快来看看这个省级师资培训班有什么不一般!
关于公布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名单的通告
关于公布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名单的通告
责任编辑孙巧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广东医师之家
服务协调自律
维权监督管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