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风采杨锦凉人生之美在奉献

院长名片:杨锦凉,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晋南分院院长,兼任福建中医学院医教研协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泉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晋江市医学会副会长、晋江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年当选泉州市政协常委,两次连任九三学社泉州市委会副主委。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肝病专业工作三十多年,致力于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内科疑难重症。撰写论文数十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死因分析》获晋江科技二等奖,《熊胆在血液病中的应用》获香港紫荆花医学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体会》获中华医学优秀成果奖,荣获晋江市首届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福建省医德标兵、十佳美丽晋江人、泉州市劳动模范等殊荣。

年,我被评为第四届“十佳美丽晋江人”。我感到万分荣幸,相对其他荣誉,我更看重这项殊荣,为什么呢?因为“十佳美丽晋江人”是来自群众的选择。作医院管理者,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赞美,就是对我数十年行医生涯的最好肯定。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一个人,不管有什么职位、岗位,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才是最高的褒扬。同时,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丽晋江人,到底美在何处?是美在拥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貌,还是坐享钟鸣鼎食、山珍海味的人生?是美在大权在握、颐指气使,还是事业有成、名噪一时?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番见仁见智的解读……如果你们问我,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名、利、姣好的容貌固然吸引人,但它们不是人生最美之所在,人生有大美,它的美在于奉献。奉献的人生才最美!

作为医务工作者,人生的奉献是什么呢?我认为,医生的奉献,就是恪守良知,履行职责,践行人道,服务百姓。

大家知道,做人要有良知。医生的良知就是救死扶伤,践行人道精神,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人认为良知是做人、行医的高标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良知恰恰是我们要坚守的底线。想想看,一个丧失了良知的人,是多么可怕的人,一个失去了底线的社会,又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社会。

那么做医生的高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时代的使命感,社会的责任感,也就是要具备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仁心仁术,或者说体现一种善于担、勇于担当、乐于担当的情怀,也就是人生要有贡献,对社会要尽一份责任。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说责任也是一种习惯,那么这种习惯肇始于我的大学时代。当代大学生择业可谓削尖脑袋、挤破头颅,为的是谋求一个好单位,一份好职业。无可厚非,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社会的恒定法则。将时间回溯到70年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大学生择业观又呈现一种怎样的生态?我是年考入福建医科大学的。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年的高考,是结束十年文革内乱、恢复高考的首届。所以说,那一届的大学生是时代的幸运儿。

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那时的大学生是稀缺资源,是天之骄子,医院招我,包括留校,但我还是选择晋江。这种反功利的抉择,用今天功利的视角来审视,近乎荒唐和可笑,但事实就是这样。朝花夕拾,不是在炫耀当时的选择有多么崇高,而是要告诉各位,这种抉择的背后,首先涌动的是一股难以割舍的乡土情节。回晋江没有多少崇高感,但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回到故乡,心里踏实,其次是处在七十年代的特殊时期。那时人心思变,百废待兴。校园风气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大家想的不是什么“位子票子车子房子妻子”等“五子登科”,而是对知识的渴求,对成长的向往,是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那种精神豪迈。正是基于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节和报效祖国的精神豪迈,它使我的肩膀从此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简单而朴素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坚守晋江,源于一种乡土情节,更源于一份责任。

如果说大学择业源于一种责任感,那么走上工作岗位行医更要讲责任。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加深了我对医学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悟。这种认识和感悟,归总为一句话就是:责任重于泰山。

我认为,一个责任感强的医生必定具有大医情怀。什么是大医情怀?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精,指医术精湛;2、诚,指医德高尚。“凡大医治病,必当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一心赴救不讲功利。用儒家的话来讲就是“推己及人”。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座右铭是: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最大的快乐。有2件事,我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陈埭西滨一位罹患化脓性胆管炎的女性聋哑患者,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因家境困难、经济拮据,无力承当住院所需的费用。面对病人痛苦的呻吟,家属无助的眼神,怎能置之不顾?当时我提议为患者捐款,帮助渡过难关。在我的倡议下,外科医生积极响应,主动为患者捐款。钱虽不多,但对她来说却是雪中送炭。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爱心救助下,这位患者最后痊愈出院。出院时她感动得泪流满面,家属也是感激涕零。最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在年4月,前港村有一位47岁的华侨给我打电话说他突然胸口剧痛,在急诊大厅等我,我随即赶到,看到他大汗淋漓,急查心电图确诊为急性心梗,六联药物马上到位,同时一边联系泉州一院林荣主任,医院介入室治疗。手术完毕后,林荣院长给我回电说,如果耽误半小时就没救了。这位华侨非常感动,他说如果不是晋南分院就在身边,如果不是抢救如此及时,他就没命了,特别为我们晋南分院捐赠了一辆中巴车。是啊,如果没有当时正确的诊断,果断的转诊,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果不堪设想。要是遇到家庭经济实在困难的患者,医院买单。借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无论治愈,帮助,还是安慰,都源于肩上一份救死扶伤沉甸甸的责任。而责任和良知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

我经常与同仁们交流,医生的责任重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有道是医无次品,人命关天!虽然有的病我们回天乏术,但我们应该尽到责任。尽到责任,就需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物欲横流名利甚嚣尘上的时代里永远保持一颗志趣高远、精益求精、纯净透明的赤子之心,远离低级趣味。

几十年一步步走下来,我撰写的《病毒性肝炎的分型与辨治》在首届海内外中医研讨会上宣读受到专家肯定,先后入选《中国近代名人辞典》《中国近代名医名药大典》《中华专家人才库》被世界华人医学成就评审委员会评为世界华人知名医学金奖,更主要的是,我获得了广大病患的信任,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内科主任医师。年通过海选被评为晋江市十大群众信得过的医生之一,年还获得了“福建省医德标兵”称号。

由于工作需要,年医院副院长、晋南分院院长,变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责任和大医情怀。晋南分院作为泉州市晋江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要从一个薄弱的卫生医院,要办好可谓任重道远。我一再告诫自己,医院领导岗位,不是权力大了,而是责任重了,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领导和群众的期待。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医院由一所普通的乡镇卫生院跃升为国家二级甲等行列。医院,切实解决了晋南地区人民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

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我做出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我深知,这与社会的期望、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将倍加珍惜、更加努力,为群众当一名好医生,办好晋南分院,服务晋南人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相信,从“十佳美丽晋江人”开始,千万个美丽晋江人会站出来。到那时,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绚丽多姿,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和谐温馨,我们的社会就会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人生之美在何处?人生之美在奉献,奉献的人生最美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ys/6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