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运用血管内超声(IVUS)为一位67岁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诊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该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时提示左主干近中段狭窄70%,按照常规需植入支架,与家属沟通后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进一步确诊,发现左主干无明显狭窄,无需处理,因此直接建议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避免了患者的“支架植入之苦”。
血管内超声(IVUS)是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的一项新业务新技术,目前已顺利开展多例。什么是血管内超声?它与传统的冠脉造影有什么优势呢?
什么是血管内超声(IVUS)?血管内超声(IVUS)通过导管的技术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送入血管内用以显示血管的横切面,与冠状动脉造影通过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来显象冠状动脉不同,IVUS能提供管腔和管壁的横截面图象,是目前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
与传统的冠脉造影相比,优势是什么?1、冠脉造影未能检出的病变IVUS能在冠脉造影上看似正常的部位检出粥样硬化病变,准确性更高。
2、严重程度不明确的病变IVUS不受投照位置的影响,能精确定量测定狭窄程度,并能阐明造影上所见的界限性病变的狭窄程度。IVUS能确定开口处和分叉处病变的特征,而造影要显示这些病变有一定困难。
3、确定斑块性质以帮助治疗方法的选择在确定斑块的分布、组成和钙化方面,IVUS也有优势,而病变的这些特征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很大帮助。
4、精确定量测定精确定量血管直径是IVUS的重要用途。研究显示PTCA后,冠脉造影和IVUS两者测定的血管直径之间有一定误差,主要是由于造影上“正常”的冠脉节段经常有粥样硬化,这可导致造影对血管直径的低估。
5、冠脉内放置支架IVUS研究证实,尽管造影结果非常好,但实际上有些支架没有完全紧贴血管壁和/或扩张不对称。IVUS可以更准确的评判支架贴壁效果。
6、介入术后夹层分离的性质在成功的PTCA后,IVUS证实部分病变存在单个或多个夹层分离,通常发生在软、硬斑块交界处。IVUS能确定夹层分离的深度和范围IVUS还能确定夹层分离在血管纵向累及的范围,帮助确定需要多少支架,以及放置在何处。
今后,心血管团队将根据临床需求,进一步开展血管内超声,更精准的判断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心内1赵小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