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开启绿色通道心血管科成功抢救一例急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心血管科坚定地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除支援我院发热门诊工作外,还有医护人员主动报名请战前线。心血管科在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时,日常医疗工作有序开展。每天都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需要抢救,不分昼夜,24小时坚守成为“新常态”。“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让患者获得重生,就是践行时间就是生命。”心血管科主任刘亮说。

近日,心血管科成功抢救一名急性心梗患者。从患者入院到血管开通前后仅用了1个多小时,这大大降低心肌的缺血时间,挽救了大量心肌细胞,他的心脏功能将会最大程度的恢复。38岁的王先生长期从事装潢工作,很少生病。2月26日上午10时许,工作中突然出现胸闷、胸痛,伴出汗,约20分钟,经休息症状得到缓解。随后,再次出现胸痛、胸憋,症状没有缓解。下午4点40分,他自行乘车到我院心血管科门诊就诊。郭述玲医生迅速筛查新冠肺炎相关流行病学史,马上做了心电图,并立即评估病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住CCU病房进行治疗,此时,更严重的情况发生了,患者出现四肢抽搐、意识消失、室颤,出现心源性猝死。刘亮主任、李海静主任、张卫峰医生迅速赶到CCU进行抢救,经过半个小时的心肺复苏,患者恢复心跳,可以自主呼吸。时间就是生命。由于王先生没有家属陪伴,刘主任立即给他开通了绿色通道,为治疗赢得了时间。

术前与术后对比。

虽然患者恢复心跳,可以自主呼吸,但进一步检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患者出现血压低、血管堵塞,需要进行血管造影手术,他们严格按照我院疫情期间手术的管理要求,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之中。

造影完毕,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完全闭塞了,随后医生通过球囊扩张将他的血管打通。至此手术结束,患者的胸痛也缓解了,病情转危为安。目前,患者情况稳定,心跳逐步平稳。

其实这只是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最普通的一例,是心脏介入常常可以遇到的情景。这次患者的救治很成功。

当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心血管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疫情防控与急性胸痛的快速救治理念结合起来,更加规范、有效地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科医护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在线,随叫随到,介入手术需要穿着厚重的铅衣完成,往往一台复杂的介入手术下来全身大汗淋漓,就如同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一样。

心血管科护士长刘成玉,作为护理团队带头人在疫情阻击战打响后立即带领科室护理人员积极做好各种疫情准备工作,鼓励大家积极面对,用乐观的心去战胜疫情。

除此之外,科室内还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每名护理人员在每天工作正式开展前,擦拭操作台及仪器,将工作操作间电脑做消毒处理,杜绝交叉感染的风险。

正是这份担当和使命,使得在疫情期间,心血管科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严防疫情的同时高效地挽救着患者生命!他们始终坚守一个心内人的信念,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疫情中永远的绿色通道。

供稿:心血管科

编辑:宣传部孙丽娜魏勇杨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ys/6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