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职业生涯
医院的“留学”生活开始!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生的必由之路,是聘任主治医师必备条件之一。不上临床,光看书本,永远都学不到真功夫。在为一张张诊断单如何独自下结论而苦恼,为看不懂医学英语课件、文献而尴尬,那么,快来加入我们吧,医院放射科让你在国内过“留学”瘾!
中南大学医院放射科你了解多少?中南大学医院放射科建立于年,年正式成立放射学教研室。于年开展介入治疗,建立介入病房,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29家)医学影像专科、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国家放射科医生规培基地。湖南省放射学会、湖南省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先后挂靠在我院。
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项目等国家级子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3项;参与国际合作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7项。获得湖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湖南省医学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多个奖项。近五年共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著30余篇。
下面,就向正在选择住培养基地的
放射影像学的医生们,
介绍一下我们强大的教学团队
和全方位的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吧!
强大的中美师资力量我院是国内唯一一家放射科拥有ABR医院,张子曙教授便是曾经在美国经历过不同制度洗礼的优秀带教老师。科室前住院医师导师安东尼奥,美国放射学最高行医资质ABR获得者,在科室工作期间,系统规划了放射科的中青年医师学习方法、培训体系。与此同时,我科室将中美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相结合,借鉴美国住培学习模式,培养多批优秀的“美式”住院医师!
优秀博导:张子曙主任湖南省首位影像学博士,具有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经历。长期从事放射学及介入放射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多国放射学工作经历。通过美国USMLE并取得美国医学行医执照、美国处方药品执照、美国麻醉药品处方执照;通过美国放射学Board(AmericanBoardofRadiology,ABR)并取得美国放射学委员会执业证书。有11年美国ACGME(美国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医院工作经历,分别供职于密西根州著名大学Wayne州立大学以及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密西根大学,担任放射学助理教授及执业医师,在美工作期间参与培养放射学医师名。发表多篇放射学学术论文,其中包括SCI论文13篇,并参编放射学多本专业教材和参考书。曾两次获得全国论文比赛第一名,并在放射学的顶级学术会议,北美放射大会(RSNA)及欧洲放射大会(ECR)上宣读论文。于年辞去美国密西根大学助理教授及执业医师工作,回国服务。
外籍专家:寇志峰教授美国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医院放射科特聘教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及放射科系终生副教授,神经系统外伤影像学研究的国际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功能成像(FMRI)在脑外伤中的应用及技术开发。
其他主要专家周顺科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放射科及放射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擅长腹部X线、CT、MRI影像诊断、胃肠道双重造影技术及血管、胃肠道、胆道支架置放、咯血及消化道大出血、子宫肌瘤及肿瘤介入治疗和实体瘤的活检等介入诊断和治疗,是本科介入放射学的创始人之一。从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年至年期间担任教研室教学秘书。
肖恩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医学影像学》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南大学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医学影像学》牵头人。擅长腹部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中华放射学杂志》《EuropeanRadiology》等国内外31种专业期刊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审稿专家。主持科研课题3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厅课题25项等。已发表论文篇,Sci22篇,中文核心期刊CSCD篇。所研究的介入放射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被同行专家称为代表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
谭长连教授
博士生导师,放射科副主任。擅长普通X线、CT和MRI的临床影像诊断工作,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有深的造诣。积极开展、推广CT和MRI影像诊断新技医院奖多项。主编《现代神经影像学》和参编《实用放射学》等专业学术专著10部。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级课题3项等。
刘军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研室副主任、放射科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中华放射学会神经放射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影像专委会全国委员等。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美国WayneStateUniversity学习一年。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46篇,其中SCI12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0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
尚全良副教授
放射介入科副主任。主攻腹部疾病的平片、CT、MR诊断与介入诊疗,对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与磁共振功能成像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和作为主要参与者中标课题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省校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1项。在中华牌等国家级学术期刊及SCI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3篇,参编著作3部。作为主要完成人和独立获奖人获湖南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湖南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
谭利华教授
肌骨组组长。长期在临床医疗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X线诊断学、CT诊断学和MRI诊断学经验,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系统的MRI及CT检查和诊断具有较深的造诣。多次在著名的专业刊物上首次报道或总结介绍相关疾病的MRI或CT征象及诊断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影像诊断思维方法。
伍玉枝副教授
胸部影像组组长。湖南省放射学会心胸学组副组长,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本院大部分肺部疑难疾病会诊,本院胸部肿瘤MDT及淋巴瘤MDT影像专家,每周三下午的肺部疑难病例讨论会影像主持,近年五次代表放射科在全院季度大查房发言,常应邀在省内外学术会议做肺部疾病影像诊断讲座。对肺部早期肿瘤鉴别、肺部真菌感染、肺部弥漫性疾病把握度很大。
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我院现拥有当今最先进的影像设备,其中有3.0T3台和1.5TMRI3台共6台,40层、64层螺旋CT、双源CT机及ForceCT共7台、双C臂DSA心血管造影机和全数字化平板DSA心血管造影机3台,数字化遥控胃肠机2台、全数字化平板X线机(DR)6台,移动X光机4台。自动胸片机、激光照相机、自动洗片机及计算机影像后处理系统等大型高级医疗设备。多台高端设备的使用,强大的实验操作团队并且可以直接对接西门子及GE等公司技术科研服务团队,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年完成检查门诊检查人次50余万次,开展介入手术余台。
精细化亚专科建设
和美式培训化课程
对于住院医师培训,医院建设之初便已自行开展,因此我科对其相关工作非常熟悉,并对住院医师带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例如对于我院放射科精细化亚专科建设,现分五组,各自为胸腹肌骨神经及介入,各组分别有同领域的顶尖专家教授带队。
学医的你有没有看过美剧《实习生格雷》呢?剧中的实习生们每天与时间赛跑,随时准备进行一些最危险的手术,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学习氛围都令人羡慕。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美国学习医学需要上11年课程(4年基础+4年专业+3年实习);美国的医学院是基本没有奖学金,作为国际学生则更难获得。医学院学费较高,特别是名校,大多在每年6万美元以上(不包含日常生活花费),甚至更高,很多学生都是贷款交付学费等。华裔学生一般学完最大医院,医院很少收华裔学生实习,而且没有实习是没有工作的。
但是,这些环境、氛围,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放射科的课件,正是我们科室所能提供给大家的;另外,医院放射科同声传译团队成立于年初,在CCR会议上,同声传译团队负责中德影像论坛、金砖国家论坛和中美影像医师规范化培训,共计26场外国专家发言。
这样难得的“留学”体验,
有没有让你很鸡冻!
更激动的在后面,
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住院医师正在
接受什么样的“十全大补”吧!
部分课程安排每周一、四、五早晨读片会
每周三天早上均有固定一小时的全科读片讨论,读片讨论会有读片准备人(包括本院的年轻医生、研究生、住培)精心准备的病例、结论、鉴别诊断及相关的知识讲座。科室不同层级同学及老师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最后会有本专业权威老师进行总结。
每周四晚小讲堂
科室会对进修医生、实习医生、住培研究生以及一些青年医生开展小讲堂,主要讲解一些日常工作中基本的、常见的疾病,以及它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基础还不是很好、但是又想学习影像知识的小伙伴们来说,这些“干货”的分量也是满满的。
微创介入大讲堂
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途径,我科室创立了微创介入大讲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安排一次大讲堂,介绍一些临床常见疾病或安排现场手术演示。
理论讲座
由长期从事教学的各专业组教授、副教授担任讲师,针对住院医师培训放射科相关知识点,同时也会邀请相关兄弟科室高年资医师进行授课。
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一直都是医院放射科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从张子曙主任及各位专业学科带头人、到各带组教授、副教授、管病房的主治医师、总住院医师,都一以贯之,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秉承认真负责的临床带教工作风格。瞧,门诊、病房、手术台,处处都是老师们的讲台、青年医师的课堂!
网络信息与知识平台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运营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