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医院请自觉佩戴口罩,住院期间谢绝探视,感谢您的配合。
点上方可收听“济源二院”朗诵音频
提起主任医师姬兰云,很多患者并不陌生。
每天早上,她的诊室里等候的患者总能用拥堵这个词来形容。
看病认真,医术高超,体恤患者……这是诸多患者对她的评价。
HEALTH
01
住院与不住院的抉择
然而,这天早上,一对看病的夫妻却跟姬主任抬杠。
因为这位男患者的面色和气色都不好,又得知患者心前区不舒服,在进行检查后,又让做了一个心电图,发现有心肌缺血、ST段有明显变化、不稳定心绞痛。
1
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姬主任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这时候,患者的老伴表示不愿意住院。并且说,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家,坚决不住院,就是想开点药。
姬主任说,一定要住院治疗,要是单单开药,我不能开,这是对你负责。
于是,住院与不住院的抉择,在诊室里,上演了一场抬杠大戏。试想,患者及家属觉得自己只是有点不舒服,医生就要求住院,毕竟住院是一件麻烦事,看着能走能动的患者,总觉得还不至于吧。
姬主任想了想,于是用了一种迂回的办法,说,你先去内一科住院观察,要是没事你再回家也行。
患者一想,虽然对医生一再坚持的想法不理解,但是常年在姬主任这里看病,还是很相信她的医术,于是,推开了家里的一切事务,决定先住院再说。
看着患者去办理住院的背影,姬主任又给心血管内科主任薛瑞璐打了一个电话,把患者的基本情况详细说明,让薛主任要格外留意这名患者。
DOCTORS
02
突然猝死,惊险万分
住院手续办理完毕后,患者跟老伴去楼下餐厅吃饭。他本打算,吃完饭再进行下一步检查。谁曾想,从餐厅出来,刚出电梯门口,还没来得及走到病房,患者突然倒下,发生猝死。家属的哭喊声让薛主任及医护人员赶紧施救。
也许你会说,怎么这么巧?患者刚发生猝死,科主任及医护人员就到达现场了?好像跟商量好似的。
原来,薛主任在接到姬主任电话的时候,意识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医院,患者住院常态化,门诊医生很少主动去打电话联系。而姬主任这一举动,让薛主任意识到患者病情潜在的两个危险性。一是疾病本身危险,病情可能随时发生恶化;二是患者对疾病的防范意识不强,存在隐患。
薛主任赶紧去病房,这时,发现患者并没有把自己的病情太当回事,还离开病房。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于是,他带领着医护人员在病房走廊一边等着,一边让值班人员联系患者。
就在此刻,听见了家属的呼救声,薛主任带领团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患者面前,将患者解救于危难之中。
“姬主任,真是谢谢你了,观察患者真及时,救了患者一命呀。”事后,看着患者转危为安,薛主任给姬主任打电话真诚地说。
“薛主任,患者及时抢救我也很高兴,这是咱们都应该做的事情。”姬主任一听患者已经脱离危险,一阵温暖涌上来,心里由衷地高兴。
“谢谢您,医生!”患者住院康复后,到心血管内科医护办公室给薛主任道谢,又到门诊部找到姬主任,诚挚感谢。
在一个医生的行医生涯中,遇到的病例可谓千奇百怪,疑难的、危重的、棘手的病例不胜枚举。
每次遇到这些疑难或者重症患者,医生面临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医学知识是否能够做出准确的诊疗方案,是否具有高超的手术技艺,还要有心系患者,为患者解除病痛甘愿承担风险的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医者,想法都一样,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会放弃。
朗读者风采
刘芳,就职于济水西街学校,喜欢用声音演绎不同的精彩。
朗诵
刘 芳
供稿
陈 晨
编辑
王璐瑶
校对
赵圆圆
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济源二院”,版权均归济源二院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济源二院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
济源二院各院区地址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