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精彩收听
近日,气温也是跌宕起伏,进入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由于气温变化频繁,这个时候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心脏血管疾病如果突然发生时,大多紧急且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氧气、维持心脏运作的血管。如果因为一些病因而产生动脉狭窄甚至阻塞,心脏在运转的时候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轻则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重则心肌坏死而生命危险,前者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心绞痛,后者则是人人闻之色变的心肌梗塞。
温差大了,血管收缩就容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血管收缩导致周边的阻力上升,进一步使得心脏必须更用力运转才能将血液运送至身体各处,而用力运转的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如果这时候刚好遇到冠状动脉狭窄,心脏得不到需要的氧气,也容易产生心绞痛的症状。因此,家中长者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骤降的气温变化,使得血管急剧收缩,让原本就有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块破裂,产生超急性的血栓反应与血管阻塞,极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塞与心肌坏死,危及生命。
那么初春时节,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
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物,老年人的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忽冷忽热,减少血压波动及心绞痛发作;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心脏运动耐量,但活动量应因人而异,特别是有心脏病的患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春天易上火加剧便秘,用力排便也是心绞痛的一大诱因);
增加纤维膳食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多吃豆制品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食盐摄入5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食盐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5克。要少吃方便面、咸菜、罐装食品等。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平时少吃动物油,可用火麻油火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食之有润肠胃、助消化、祛病延寿之功效,且对老人便秘、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规律服药,切勿随意自行停药或加药,用药调整还需向医生咨询;一旦发生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AM,FM河南电台信息广播乐龄特别邀请
医院心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高传玉
做客节目来聊聊乍暖还寒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想要参与节目咨询专家问题、或是面对面看诊,可以每天中午12:00-13:00拨打节目热线-,还可以白颠病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