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内三科住院部连夜同时抢救了两例突发心梗猝死的住院患者,所幸全部抢救成功且没有留下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两名患者出院时分别将写有“华佗再世德术双馨”、“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的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感谢内三科医护人员对他们及时的救治和热情的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转变迅速,在数分钟内即可诱发心源性猝死,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很可能会丧失性命。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人普遍缺少运动,心梗患者的发病年龄也变得越来越年轻。
5月30日晚21时许,一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因胸闷不适3天来内三科求诊。值班医生是科室副主任张飞龙,他仔细查体后为患者开了几项检查单。就在患者去门诊做检查的时候,医办室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快来心电图室,你科病人突然休克,大汗淋漓…”张飞龙听后立马放下电话火速赶往心电图室,并与在场的医护人员一起将患者抬上平板车立即转入住院部隔离病房。
紧接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与病人家属谈话……副院长、内三科主任刘军昌迅速赶来指挥抢救,经过紧急会诊后,果断做出了给予溶栓治疗的决定。已经下班的护士也赶来配合抢救,此时的技术操作就是要快、要抢时间,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抢救在有条不紊中顺利进行着。
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梗
就在此刻,又有一位下午住院的中年男性患者,突然也出现了心前区闷痛、全身出汗、呼吸微弱的休克险象。“难道又是心梗…”张飞龙一边疾步跑向病房,一边飞快地思索着,“急查心电图、化验心肌酶、凝血、c反应蛋白…”一道道医嘱应声而下。此时,下班回家的医护人员也陆续赶到了科室,投入到两位患者的抢救中。
心电图示:T波高尖,窦室传导
“抽血、复查心电图、尿激酶原溶栓……”在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中,张飞龙果断冷静地指挥着,化验室一次又一次的传来两位患者的危急值,护士及时报告发现患者右牙龈出血症状......面对抢救过程中不停的病情变化,张飞龙认真分析,不断调查用药用量,持续观察着疗效。
经过6个多小时的溶栓抢救,两位心梗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向好的方面发展,各项监测指标逐步趋于正常。
两名患者溶栓后心电图示:心电图大致正常
高度集中、紧张繁忙的时刻总让人感到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是第2天的凌晨2点,在这惊心动魄的大半夜,两名患者经历了极度的疲困,在生死的边缘上走了一遭,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由于长期吸烟和缺少运动这些不良习惯,差点葬送掉自己年轻的生命。此时他们面露一丝微笑,家属喜极而泣,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瞬间,定格了生命的珍贵,千言万语都化作医患携手战胜病魔的真情与欣慰。
在此,医院医生特别提醒广大群众,近年临床观察显示,心肌梗死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一般发作前都没有明确的心脏病病史,所以首次发作往往由于意识不到而更易引起猝死。为了避免这种高致命性猝死的发作,除了需要定期体检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心情舒畅等。
END内容提供:王娟(内三科)
摄影/编辑:同蒙蒙
编审:雷鹏
记录新闻事件展示医护风采
分享健康知识活跃文化生活
往期精选23June
●县文明办督导检查我院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小事显担当实事解患忧
●我院召开中层管理人员及全体医生会议安排部署当前重要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