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内科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收统招博士后22名。
一、学科简介
医院心内科设门诊、三个病区、心内科监护室(CCU)、超声心动图室、心电图室、心导管介入治疗室、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心血管疾病学科队伍和技术平台。
心内科设有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结构心脏病、肺血管疾病、高血压、急重症、影像学、体表心电等九个亚专科,每个亚专科拥有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团队,设立了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结构心脏病、肺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亚专科门诊,成立了中国房颤中心、国家心衰医联体山东省中心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医联体山东省中心,在山东省心血管病临床诊治和学术推广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作为山东省心内科首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山东省心血管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心内科肩负着山东、华东乃至全国危重疑难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慢性终末期心力衰竭、致死性心律失常、复杂结构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的防控和诊疗重任,目前年门诊量、出入院病人数量和介入手术量均居山东省本专业之首。年,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超过10万人次,年住院患者超过人次,进行各类心脏手术余例次,提供各项心电学检查达15余万人次,超声心动图检查8万人次。
医院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国际合作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由SPF级动物实验室、细胞和组织标本库、细胞学实验室、基因组学实验室、蛋白质组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细胞膜片钳实验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验室、流式细胞仪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生物力学与计算生物学实验室、小动物超声室、基因敲除实验室等构成,中心房屋建筑面积近5,m2。现有各类仪器设备余件,其中50万元以上的设备89件,设备原值15,余万元,能够满足各项实验硬件需求。
近年来,实验室主要聚焦心血管重构的发生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2项、国家“”项目课题1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4项、国家支撑计划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余项、其他省部级课题余项,合计可支配学科建设经费18余万元,可支配科研经费万元。
本实验室研究经费充足,可支持各种博士后科研工作。
二、学科教授简介
张运院士简介
张运,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荣誉Fellow(HonoraryFASE)、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山东大学终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院、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10医院的荣誉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兼任亚太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常委、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世界华人心脏病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心脏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心脏联盟副主席等学术团体职务,担任FrontPharmacol副总编辑、NatRevCardiol,JAmCollCardiol,JACCCardiovascImag,SciChinaLifeSci等5种SCI收录杂志的国际编委、《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CardiolDiscov副总编辑等国内20多个杂志的编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动脉粥样硬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项目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迄今发表SCI收录论文余篇,部分论文发表在NEnglJMed,Lancet,JAMA,NatMed,CellMetab,JACC,EurHeartJ,CircRes,PNAS,Gastroenterol,NatRevCardiol等国际高水平的杂志。主编专著13部,参编专著33部。发表论著被国内外文献引用8余次,-年连续五年入选国际爱思维尔出版社评选的“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十大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5项、三等奖14项。他多次代表中国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主持国际会议并发表讲座,多次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获得美国心脏病学院“国际交流奖”、亚太心脏协会“学术领袖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华医学会“终身成就奖”、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等荣誉奖励20余项。
张澄教授简介
张澄,年出生,博士。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医院心内科主任,教育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青年科协理事,山东省心血管病学会侯任主委等职务。多年来一直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NatMed、NatRevCardiol、NatCommun、JACC、PNAS国际著名杂志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在SCI数据库中被引用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国际学术论文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等多项学术奖励。曾获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总经费达2余万。
季晓平教授简介
季晓平,男,现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委。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分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大学临床研究重点课题1项。累计纵向科研经费余万元。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已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60余人。
张梅教授简介
张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学杰出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山东省卫生系统科技创新人才。美国FACCFellow。重点从事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及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重构和功能、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陈文强教授简介
陈文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美国心脏病学院高级会员(FACC),中华医学会冠心病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山东省医学会心脏介入病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委员。长期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在自噬领域,首次发现:1)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大自噬(Macroautophagy)可以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功能缺陷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机制;3)CMA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代谢和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重要途径;4)CMA参与调控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发现为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和代谢紊乱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潜在干预靶点。主持国家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卫生厅课题一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21篇。血管内超声和多普勒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冠心病的介入领域尤其是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杨建民教授简介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青年学组副组长,首批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首届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名医(杰出青年医师),医院杰出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年度中国医师协会冠脉介入委员会优秀青年医师。近年来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课题2项;作为课题骨干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等20余项。发表SCI杂志论文4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获省部级奖励5项。
钟敬泉教授简介
医院青岛院区心内科主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电生理主任、房颤中心主任;山东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山东省房颤中心联盟主席;山东省心源性卒中防治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学院Fellow。
卜培莉教授简介
卜培莉教授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及女性健康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FACC。一直围绕高血压等因素在心血管重构的作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获高等教育学校科学进步就二等奖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前期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项目子课题一项。
张铭湘教授简介
张铭湘,医学博士,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教育部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发展相关的病理学分子机制研究,近年在EuropeanHeartJournal.;PNAS.;Diabetes.;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MolMed.;JThrombHaemost.;BBA.等国际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张群业教授简介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利用NGS和质谱等研究ncRNA和肠道菌群在心血管和代谢疾病中的病理意义。主持多项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CircRes、JExpMed、PNAS、Diabetes和JCEM等著名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被引用1余次。获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课题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利用宏基因组、宏蛋白/转录组、代谢组和动物及细胞实验等,研究肠道菌群在高血压、腹主动脉瘤和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利用scRNA-seq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血管和脂肪在腹主动脉瘤和T2DM等疾病中的异常,以及对公共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利用生物质谱和NGS研究ncRNA的亚细胞器分布及其机制,以及在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中的异常改变。计划开展基于质谱的外周血等样本中特定蛋白、多肽和小分子的检测和转化研究。
张文程教授简介
张文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ACC),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年来在Circulation、Gastroenter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RedoxBiology、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等杂志发表论文。
王双喜教授简介
王双喜,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药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05-/12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先后任博士后和讲师。年至今任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杰出中青年学者,迄今在NatureMedicine、Circulation、CircR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他引1余次。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目前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ACC)、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衰老基础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兼任Circulation、Diabetes、ClinicalPharmacologyTherapeutics、AgingCell等杂志审稿专家。
张猛教授简介
张猛,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在NatImmunol、JExpMed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累计经费余万元。主要研究方向:天然免疫调控心血管病的机制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相关酶调控血管病的机制研究。
郝盼盼教授简介
郝盼盼,医院心内科/心血管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齐鲁医学院“名医体系杰出青年医师”、山东省卫健委“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等人才项目。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医院协会杰出青年学者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
三、招聘要求
1.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学风端正。
2.即将取得博士学位或取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发展潜力,有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有志于在课题组既有研究方向上继续深入。
4.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工作勤奋主动,严谨负责,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或指导研究生开展相关实验。
5.专业及其他要求
张运院士课题组:内科学心血管病方向、病理/生理学心血管病方向、生物信息/计算机学、超声医学、材料医学等相关专业;
张澄教授课题组:内科学心血管病方向、病理/生理学心血管病方向、生物信息/计算机学、超声医学、材料医学等相关专业;
季晓平教授课题组:心血管病学、统计及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
张梅教授课题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血管病方向)、分子生物学、药学等相关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者优先考虑,以第一作者发表不少于1篇相关领域的SCI论文;
陈文强教授课题组:心血管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杨建民教授课题组: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
钟敬泉教授课题组: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或者能够辅助指导研究生设计相关课题;
卜培莉教授课题组:心血管内科学、心血管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
张铭湘教授课题组:内科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张群业教授课题组:基础医学、生物信息或统计学、生物学和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博士期间在二区和影响因子3分以上杂志发表至少1篇论文;
张文程教授课题组:内科学心血管病方向、病理/生理学心血管病方向、免疫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
王双喜教授课题组:基础医学、理学、计算机学等相关专业;有挑战精神者优先;
张猛教授课题组: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专业;
郝盼盼教授课题组:内科学、急诊学、药理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有国外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四、薪酬待遇
1.待遇从优,医院博士后待遇,基础年薪30万起,高水平博士后35-40万;
2.支持申请各类博士后基金和项目,医院职工同等的论文、项目等学术奖励;
3.可申领博士后租房补贴;
4.学科提供优良的实验科研条件。
五、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和工作经历、已发表的科研论文列表、论文全文、联系方式等);
2.学历学位证书/资格证书/获奖证书复印件;
3.进站后科研/工作设想。
六、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发至邮箱
张运院士:suiwen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