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寄语
书记:柳克祥教授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从悠悠岁月中走来,在新时代阔步向前。深厚的白求恩底蕴、永不磨灭的红色传统,激励着它奋勇前行、永立潮头。学院开设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5+3一体化),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双一流”建设专业。依托吉林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交叉优势,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强势学科为引领,在专业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列。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多年来默默耕耘在祖国医学教育事业的沃土,有一大批有担当、有信仰、有情怀的医学教育专家,培养了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探索科研、学风严谨的医学事业中坚力量。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办学的第一要义,加快课程思政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求实创新为办学根本,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理念努力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学院概况
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医院。总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9万平方米,在建面积31.5万平方米,设有三个院区,分别是自强院区,为学院传统优势专科诊疗中心;亚泰院区,为疑难危重疾病综合诊疗中心;青年院区,为新兴特色专科诊疗中心。
自强院区
亚泰院区
青年院区
发展历程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前身是年建成的伪满医院;后经长医院、长春医院、军委长春军医大学第二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学院的几次更名。年,与白求恩在晋察冀军区创建的卫生学校,即后来的天津第一军医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又经长春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吉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的几次更名,年6月,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吉林大学等五校合并为新的吉林大学后,医院更名为医院(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
师资力量
专职教师人,教授占24%、副教授占27%;博士占75%,硕士占18%;40岁以下占10%,41-50岁占47%,51-60岁占42%,60岁以上占1%。医院现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8人,吉林大学唐敖庆教授1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62人,硕士生导师人。
早期有我国妇产科学创始人阴毓章教授、医院眼科创始人张文山教授、皮肤科孙国范教授等。在他们的带领和指引下,后代人传承和发扬前辈们的优良品德,医院各学科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眼科教授董世范、刘克非、王维兴、张晓光、吴雅珍,耳鼻喉科教授卜国玄、许亚辉、郭丽娟、金春顺,妇产科教授李守柔、闫国来、王占东、李荷莲,皮肤科教授张民夫、金学洙、段正芳、庞传超。这些传统学科的带头人治学严谨、医技精良,为医院日后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性的成立学院六大教学俱乐部,包含临床英语精英俱乐部、标准化病人俱乐部、医学模拟教学俱乐部、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俱乐部、现代教育技术俱乐部和慕课与微课俱乐部。显著地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开创了学院教学发展的全新局面。
学科专业地位
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双一流”建设专业。学院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心血管内科、病理科、普通外科诊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病内科、眼科诊疗中心);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眼科诊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诊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现有品牌学科8个(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妇产科诊疗中心、眼底病科、耳鼻喉科、关节外科、角膜屈光科、放射线科)、优势学科8个(肾病内科、皮肤科、白内障科、心血管外科、青光眼科、肝胆胰外科、生殖中心、病理科)、培育学科3个(康复科、新生儿科、放疗科)。
教材及课程建设
近年来,共参编教材70余部,包含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材40余部及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近20部。
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公开课2门:《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