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医学院的BIDMC医学中心是全美心脏病研究、科研和培训心血管医师的著名基地之一。
背景
年1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医院培养一批专科医师”。规划的发布意味着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在我国正式开展(“十三五”卫生人才规划发布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起航)。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导的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率先于年在上海开展,目前正在向全国铺开。
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医院对本院的心血管医生培训模式和内容不尽相同,虽然培训后的医师都能胜任繁重的临床工作,但是很难规范和统一。而本次专培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导、医师协会实施,具有起点高,标准高的特点。其最大亮点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统一,既有严格的标准,又有统一的考核。
“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经验可循,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国外有成熟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已经摸到了“石头”,我们将逐步介绍国外成熟经验,为中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提供借鉴。
美国医学教育总体设计
美国专科医师培养历史悠久,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需要,同时注重开展科学研究,其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医学教育的学制13-19年,总体设计如下:
◆大学:4年,获本科学位,多数准备学医的学生会选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
◆医学院:4年,获MD学位;
◆住院医师(Internship/Residency):培训3-5年;
◆亚专科(SubspecialtyFellowship):培训1-4年;
◆高级培训(AdvancedFellowship):培训1-2年,根据培训的时间从事不同的医疗工作。
其中亚专科培训和高级培训就属于我们所说的专科医生培训的范畴。
COCATS: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宝典
美国心脏病学会北京那间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