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膳食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科学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心血管疾病的营养处方,本文中数据均来自《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

饮食中脂肪酸、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

饱和脂肪酸

脂肪摄入量过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多可升高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利于血脂健康。而血脂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为血脂会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斑块不易破裂,可逐渐变大,使血管腔变窄,供应心脏、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引起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但也可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症状。不稳定斑块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爆炸”,“爆炸物”(从斑块内涌出的物质)会激活血液凝固系统,形成血栓,闭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甚至猝死等。

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存在于畜肉(特别是肥肉)、禽皮、棕榈油等食物中,糖尿病患者要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

反式脂肪酸

常用植物油的脂肪酸均属于顺式脂肪酸,但植物油部分氢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升高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风险。

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氢化植物油(如起酥油、人造奶油)及其制品(如酥皮糕点、人造奶油蛋糕、植脂末)、各类油炸油煎食品、高温精炼的植物油和反复煎炸的植物油。我们应尽可能地减少氢化植物油及其制品的摄入,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

不饱和脂肪酸

代谢研究证明,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单不饱和脂肪酸降脂效果更好。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血脂和脂蛋白、血压、心脏功能、动脉顺应性、内分泌功能、血管反应性和心脏电生理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并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EPA和DHA有较强的降血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对预防冠心病有一定的作用。

油酸是唯一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茶油、橄榄油、菜子油和坚果。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亚油酸,如葵花子油、玉米油和豆油中含量丰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自植物油的a-亚麻酸和鱼及鱼油中的EPA和DHA。

胆固醇

饮食中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升高血总胆固醇水平,血总胆固醇主要来自膳食胆固醇和内源性合成的胆固醇。动物食品如肉、内脏、皮、脑、奶油和蛋黄是胆固醇主要的膳食来源。蛋黄富含胆固醇,但蛋黄不含饱和脂肪酸。如果能很好控制肉类食物的摄入量,就不需要非常严格地限制蛋黄的摄入。研究显示,每天不超过1个蛋黄,对健康有益,但冠心病患者应减少摄入量。

植物甾醇与心血管疾病

植物甾醇是一种结构和生化特性与胆固醇相似的甾醇类物质,植物甾醇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临床试验证实,每日摄入1.5~2.4克植物甾醇可减少饮食中胆固醇吸收30%~60%,平均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0%~11%。

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油脂和植物性食物中,例如米糠油、玉米油、芝麻油、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及谷物等。

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疾病

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高膳食纤维食物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特点。进食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肥胖、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许多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粒的食物、豆类、蔬菜、水果的膳食可降低冠心病风险。

抗氧化营养素与心血管疾病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研究发现,饮食中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E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负相关,但只有通过天然食物摄入的抗氧化物质才有益于健康。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摄入维生素,而没有必要服用维生素制剂。维生素广泛存在各种绿色蔬菜、水果中,其中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提,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含量较高;刺梨、鲜枣、猕猴桃等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在谷类、坚果类和绿叶蔬菜中也含有一定的量。

叶酸与心血管疾病

血浆叶酸的下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有很大关系,补充叶酸可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前瞻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通过饮食摄入较高叶酸可以使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下降16%,卒中的风险下降24%。

绿叶蔬菜是叶酸很好的食物来源,动物肝脏以及一些水果中也含有丰富的叶酸。但动物肝脏胆固醇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糖尿病患者只要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就可以保证叶酸摄入充足。

钠与心血管疾病

钠摄入量与血压直接相关。据估计,每天的钠摄入量减少50毫摩尔/升可以使需要降压治疗的人数减少50%,减少卒中死亡22%,减少冠心病死亡16%。

糖尿病患者都要限制食盐摄入,每日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

钾与心血管疾病

钾可以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可以预防卒中,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由于摄入高钠食物引起高血压时,钾具有降血压作用。虽然证明钾补充剂对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但没有迹象显示必须长期使用钾补充剂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保障足够钾的摄入,不需要通过药物来补钾,含钾丰富的食物有水果、马铃薯、米糠、海藻、大豆、坚果及肉类。

食物与心血管疾病

蔬菜、水果

前瞻性研究显示,冠心病和卒中与蔬菜、水果摄入负相关。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多食用1份蔬菜或水果(约克)可减少4%冠心病的风险和5%的卒中风险。在控制高血压的膳食法(DASH)研究证明混合膳食有益于降压,但与对照组相比,蔬菜和水果膳食也能降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2.8和1.1毫米汞柱。

糖尿病患者建议多吃蔬菜,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水果,并且选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

绝大多数人群研究证明吃鱼可降低冠心病风险。每周至少吃鱼1次可减少冠心病风险15%。据估计,高危人群每天摄入40~60克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鱼可以使冠心病病死率减少约50%。第1次心肌梗死的生还者1周至少吃2次脂肪含量高的鱼,2年的病死率可降低29%。根据36个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吃鱼可以降低各种死亡危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周吃鱼1~2次。

坚果

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荟萃分析显示,平均每天食用67克坚果,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0.28毫摩尔/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27毫摩尔/升;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群中,坚果更可以降低血清甘油三酯0.54毫摩尔/升。但坚果的能量密度较高,需要注意膳食能量的平衡,以防摄入能量过高。生活中常见的坚果种类有核桃、开心果、榛子、松子、杏仁、花生、葵花子、南瓜子等。

大豆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B族维生素以及异黄酮、植物甾醇及大豆低聚糖等,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人群每天摄入47克大豆蛋白可使血总胆固醇下降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3%。成年人建议每周摄入大豆制品~克。

酒和酒精

有充分证据表明,适量饮酒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无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白酒,所有酒精饮品都只与冠心病低风险有关,并不适用于其他心血管疾病,也不提倡已经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饮酒,糖尿病患者也不建议饮酒。

咖啡

未过滤的熟咖啡可升高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因为咖啡豆含有一种咖啡雌醇的类萜酯。咖啡里的咖啡雌醇量取决于冲咖啡的方法,经过滤纸过滤的咖啡其含量为零,而未过滤的咖啡含量高。在芬兰,由饮用未过滤的咖啡改为饮用过滤的咖啡可大幅度降低血总胆固醇。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饮用过滤的咖啡不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常喝的“三合一”速溶咖啡或是添加的“伴侣”都会额外增加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及其茶色素类物质可以调节血脂、血压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肌,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荷兰一项人群调查发现,每天喝1~2杯红茶可使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胜降低46%,饮用4杯以上红茶则危险性可降低69%。在日本、挪威等国家进行的人群干预试验也显示了茶及其有效成分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作用。

饮食均衡是关键

糖尿病患者要想通过饮食控制好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不仅需要了解哪些营养物质是对身体有益的,哪些是对身体有害的,更重要的是要保持饮食均衡,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奶、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可以转到朋友圈或转给需要的人。长按下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
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yyxxgnk/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