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上班后聚会来袭,亲朋好友聚会时,香喷喷的肘子或米粉肉摆在餐桌上。我们面对这油腻腻的一块肥肉时,我们是吃还是不吃呢?这样的一块肥肉吃下后,会对我们的心血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肥肉,主要是脂肪。吃下后,我们的血脂会升高。血脂在血液循环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根据脂质的含量、超速离心密度、电泳速度以及表面的载脂蛋白的不同,可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等。引起心血管发生病理改变的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坏胆固醇。尤其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亚型中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会钻进破损的血管壁下(一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管受损较严重),当长期油腻饮食并暴饮暴食时,就会形成以下局面:
上图是高血脂引起血管病变的原因,这些原因是血管病变的基础,它可以造成血管如下可见的改变。
1.脂纹形成
在动脉内膜上可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条纹宽约1-2mm,平坦或微隆起。显微镜下可发现这些就是大量泡沫细胞聚集的产物。
2.纤维斑块
血管内膜表面散在的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黄色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形状像凝固的蜡烛油。斑块大小不等并可以合并。
健康饮食
3.粥样斑块
血管内膜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切开可见黄色粥糜样物质。显微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及钙化,周围有肉芽组织和炎细胞。
4.血栓形成
病变处的内皮损伤,使血管壁的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在局部聚集而形成血栓,导致缺血和梗死。
5.其它改变
如斑块内出血、破裂和溃疡形成。钙盐沉积可使血管变硬变脆,易于破裂。动脉瘤形成或造成夹层动脉瘤。
长期的高血脂确实可以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今天,我们吃一块肥肉,仅会有轻微的改变。但长期的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这种改变可能就会发生。可能会造成冠心病、脑出血等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还是要从平常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健康生活永远围绕者我们。平时日常生活要做到:
第一、定期检查血管健康
定期检查心血管能决定生命的长度,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而冠心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
第二、改变饮食结构
饮食宜清淡,低盐,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控制总热量,饭吃八分饱,多吃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第三、科学运动
各种运动都能消耗能量,每周三次三十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的在体内的存留,还可以控制体重哦!
健康一语
挑选优质春菜小技巧:“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虽说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韭菜,但最为鲜嫩可口的还要数春韭。香椿是春菜代表之一,也是民间常见的药食同源佳品。莴笋清脆爽口的莴笋,营养丰富,有很多保健功效。菠菜被誉为“蔬菜之王”,春天的菠菜,更是根红叶绿,鲜嫩异常,美味可口。荠菜现在人们最常做的是用鲜嫩荠菜包饺子,堪称春季时鲜。
精
彩
回
顾
降“四高”,让你一目了然,赶紧收藏
三个动作,让全身血液流通起来
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心脏知识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