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前列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前列腺炎类型其病因不一。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占主导地位,在非细菌性前列腺和前列腺痛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可能是一诱发或初始作用因素,而非感染性因素可能占主导作用。
1.感染因素
(1)细菌:在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致病微生物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相似。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少数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多。绝对厌氧菌很少引起前列腺感染。革兰阳性菌在病因学中的作用尚有争论,大多数研究者同意肠球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然而其他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细球菌、类白喉对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许多学者还持有疑问。最近一些研究者认为,革兰阳性细菌除肠球菌外,很少引起明显的前列腺炎。在国内,患者前列腺液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常见的细菌,是否菌种上与国外情况不同,还是属于尿道菌的污染,需待进一步阐明。多数前列腺感染是单一致病菌引起,然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菌株或类型细菌引起者也时有发生。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因为细菌感染后的尿液逆行或反流感染。感染的尿液可经开口于后尿道的前列腺导管入侵。尿液流入前列腺比较常见,而且肯定在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者对前列腺结石通过结晶形态分析,发现结石中许多成分在正常前列腺液中不会出现而仅出现于尿液中。
其他可能包括直肠内的细菌通过直接扩散或淋巴扩散和血源性感染扩散。
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和他们的女性性伴侣的阴道分泌物有相同的致病菌,这就提示: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是性交过程中细菌经尿道外口逆行感染的结果。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或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合并淋病奈瑟菌前列腺炎为性接触性疾病。无避孕套保护的肛门直肠性交可能因肠道细菌感染引起尿道炎、泌尿生殖道感染或附睾炎,同样也可引起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病,在祖国医学属于尿浊、淋证等范畴,近年来临床较为多见,且西医药疗效欠佳。笔者自年至今自拟浊淋汤治疗前列腺炎6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63例均为门诊病人,已婚,50岁以上的45例,青壮年18例,病程最长11年,最短1个月。临床症状:(1)下腹部、会阴、肛门、或后尿:道有钝痛或坠胀、尿频、尿痛、尿遒灼热及排尿困难。多于晨起或大便时尿道口流出少许稀薄乳白水样或粘稠分泌物,常伴有性功能障碍,如阳萎、早泄、遗精等.有的有神经官能症表现。(2)直肠指诊:腺体可大可小.两侧叶可不对称,表面也可不规则,硬度一般都有增加或不均匀,有时可扪及大小不同结节,压痛。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磷,脂小体减少,涂片检查有脓球或细菌。
治疗方法拟用浊淋汤,药物组成红花6g.赤芍12g,丹参30g.白芍、泽兰、桃仁各9g,王不留行10g.败酱草20g,水煎服,1d1剂,加减:湿热蕴结者加黄柏、草藓,气滞血瘀者加乳香、没药。肝肾亏损者,偏阴虚者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偏阳虚者配合桂附八珍汤加味,气虚者加太子参、山药。配合药渣外敷会阴穴.每晚1次,10d为1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规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前列腺局部肛检正常.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前列腺液培养及涂片染色为阴性,随访1年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前列腺肛检基本正常,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在10个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前列腺肛检不正常或无改变.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计数无变化或有下降趋势。无效:自觉症状、前列腺液检查均无改善者。
治疗结果2个疗程评定,63例中痊愈3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讨论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体会:前列腺炎虽病程长短不一(西医有急慢性之分),病因各异{多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肝肾亏损).但在各病因作用的基础上,其病理机制均为湿热之,邪侵犯精室,而导致精室气血瘀滞.气化失调而损伤肝肾、使其气化不利,无以分清;气机逆乱,脉络受阻,而导致瘀积不畅而发病,表现为淋为浊。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前列腺细菌感染,慢性充血,以及前列腺锌含量降低等引起。其病理变化主要局限在腺泡内和腺泡周围的炎症反应.致使结缔组织增生.引起腺泡扩张,最后导致腺体结构破坏而成纤维化。再者前列腺体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大多数抗生素难以透过这层包膜进人前列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加以男性兴奋性强,较频繁的性冲动可引起前列腺反复充血,正与中医湿热瘀阻相吻合。故西药治愈率低,且易复发。浊淋汤用红花、丹参活血化瘀,王不留行气通经,利小便。赤白芍,行瘀止痛.泽兰、桃仁活血行水、消症破瘀。败酱草清热利湿,消肿排脓。因而从根本上消除发病的病理机制.切断发病途径。再加上临症随证加减以消除病因。配合药渣外敷,穴位渗透,药力直达病所,使之病因除,机制断,而病自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祛瘀药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清热利湿药有消炎抗菌,抑制病原微生物再生作用,正与本人组方意图相吻合,故治之病例,疗效较著。
?
王海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