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年6月30日,毛泽东彻夜不眠,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下了上面这两首诗。
是什么让毛主席高兴至彻夜未眠?诗中的“瘟神”又是何物?“送瘟神”又是如何送走了?
下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那一日,《人民日报》对江西省余江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毛泽东看到报道后高兴之余便提笔写下了这两首诗,这便是这诗的由来。
而诗中的“瘟神”则是血吸虫,属于寄生虫的一种,在解放前严重流行,夺去了无数生命,很多血吸虫严重的疫区甚至出现了“肚包村”“螺蛳浜”“无人村”的凄惨景象。
“未知的事物才是最可怕的,人类永远都害怕无法掌握且不知为何物的东西。”
小小的血吸虫,所过之处哀鸿遍野。那么,血吸虫是何方神圣,又是如何在祖国大地上肆虐流行的呢?跟随小编一起一探究竟。
血吸虫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营寄生生活,寄生于人畜体内的门静脉系统,在肠系膜下静脉和直肠上静脉产卵,引起大肠和肝脏部位的病变。虫卵沉积于肝脏、肠道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随后可继发肝脏纤维化,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最终将死于虫卵所致的肝脏严重损害。
急性血吸虫病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一般为40天左右,病程一般不超过6月。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腹痛、腹泻;全身性皮疹、水肿、淋巴结肿大;咳嗽、胸痛;肝、脾肿大,肝区压痛。晚期血吸虫病常见有巨脾型,还有腹水型、侏儒型。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血吸虫病患者
血吸虫分类包括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3种,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在我国流行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长江流域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长江流域和四川、云南省大山区疫情最为严重。
血吸虫
生活史
①血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②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③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④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成熟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⑤如果人接触了带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如捕鱼、游泳、打捞等,尾蚴就经皮肤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血吸虫危害
血吸虫病是20世纪中国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曾在南方各省广泛流行,给疫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亡户绝,到处是残垣断壁,田地荒芜。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可造成以下危害:
一、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群众对血吸虫病患者的形容是“青年像儿童,壮年像老年,少年童子痨,妇女大肚皮”。
二、影响农业生产。由于血吸虫病主要在青壮年中流行,易造成流行区域劳动力不足和农业生产发展迟滞。
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以江西鄱阳湖区域为例,解放前50年间疫区遍及35个县、市,夺去31万多人的生命,毁灭村庄多个,2.3万户全家死绝。
四、影响国防建设等事业。以江苏昆山市为例,年新兵应征体检人,粪检查到血吸虫病人,阳性率达85.5%,对国防事业的建设造成了不小影响。
血吸虫病防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着手开展大规模的防治工作。
昆山作为血吸虫病的一个严重流行区,曾被中共中央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全国血防工作十个重点县之一。前段时间小编也去昆山当地实地调研了一番,走访了千灯古镇、亭林公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昆山图书馆。
第
一
站
千
灯
古
镇
年,《人民日报》就千灯公社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发表“红日照千灯,群力送瘟神”的调查报告。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第二站——亭林公园
亭林公园位于昆山城内西北隅,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素有“江东之山良秀绝”之称。园中有一处春风亭,是昆山为纪念血吸虫防治所设,亦被称为血防亭。年9月血防亭竣工,亭内设有魏文伯题词、毛泽东“送瘟神”诗篇碑石等。
年8月,79岁高龄的原中央血防领导小组组长魏文伯来昆山为昆山县消灭血吸虫病题词:“为民造福”。
唰唰唰记录的小编以及两个入镜的小男孩
第三站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前身是昆山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昆山市卫生防疫站。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成立于年7月,是江苏省最早成立的血防专业机构之一。
该中心血吸虫病防治获国家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颁发的"消灭血吸虫病达标县"奖牌,年获全国县级一等卫生防疫站,年被评为苏州市"十五"期间血寄地防工作先进集体。
第四站——昆山图书馆
昆山图书馆馆藏丰富独特,拥有余万册藏书。最具特色的部分有:昆山地方文献、古代典籍、近代文化名人手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补编、续修四库全书等三套大型丛书计余册。
小编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区寻找翻阅了大量与血防工作相关的资料,再结合之前走访调研的几处地点,对昆山这近60年来的血吸虫防治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血吸虫防治措施
以昆山为例,在多年的血吸虫防治工作中,总共总结出三种方式:一是控制传染源,消灭钉螺;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科学处理粪便;三是加强个人防护,人畜不接触水和钉螺密集的地区。
一、查螺灭螺
从50年代至60年代初,昆山由点到面的开展了查螺灭螺工作,大范围和大规模地开展以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灭螺项目,以及大面积的药物灭螺。
二、粪水管理
50年代昆山开展血防工作的初期就把粪水管理作为重点,围绕不在河里洗刷马桶、粪具、改变蓄粪条件、用粪习惯等方面开展防护工作,以杀灭粪水中的血吸虫卵,防止粪便污染水源。
三、个人防护
1、在严重流行区,有螺荒草滩竖牌列为禁区,禁止下水捕鱼、摸蚌等劳动。
2、下田劳动、下水操作前,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的防护剂涂擦于接触水的皮肤部分。
血吸虫病防治现状
经过六十多年艰难的血防工作,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然而由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牛、羊等家畜存栏数量多,传染源控制难度大,钉螺分布范围广,孳生环境复杂,基层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和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现有防治技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部分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疫情回升,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难以完全消除,目前的防治成果还比较脆弱,今后一段时期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繁重。
小编有话说:
较之解放初期,而今的血吸虫似乎已经不再让人谈之色变,但我们仍不可轻敌,血吸虫防治永远都在进行时,每年仍会出现患者感染血吸虫的案例。我们平时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尤其是夏季,在外游玩时要注意远离疫水区,一般疫水区都会放置警示牌,如下图所示,看到后就小心不要触碰到疫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