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

年9月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携手浙江省医学会及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CSCQICC)在美丽的杭州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

大会由执行主席王建安教授主持开幕。参加此次开幕式的嘉宾有: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中医院高润霖院士、胡盛寿院士、顾东风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姒健敏副主任,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马伟杭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骆华伟教授,中华医学会学术部李佳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候任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前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副主任委员张运院士、副主任委员于波教授、秘书长陈韵岱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黄德嘉教授、黄从新教授、华伟教授,以及来自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众多海内外专家共同出席开幕式。

王建安教授主持开幕式

葛均波院士致辞

今年正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立40周年,几代心血管病学专家秉承传承、团结、发展、创新的理念,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幕式上,葛均波院士从五个方面对学会近三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组织建设方面:成立了16个学组,从基础研究、临床、预防到康复等各个学组齐放光彩;成立青年委员会,为青年医师成长搭建平台;同时每年举行专家会员评选,并建立专科分会工作小组。

学术与学科发展方面:编写出版中国医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丛书《心血管病学进展》;-年6月发表介入心脏病学组、高血压学组等指南与共识;举办继续教育项目以及学术会议,与品牌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强国际论坛合作,分享国际先进经验与技术。

重点项目方面:积极推动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建设工作的建设,规范并优化疾病诊疗流程;启动高血压达标示范基地建设;推过“名院大查房”、胸痛学院教育和手术演示等方式推动心血管远程教育;成立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和系列的介入短期培训班;打造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以历代我国心血管病先辈之成就为基石,缅怀历史、共创未来;制定心血管健康指数,指导我国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

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注重国际交流,积极与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世界心脏联盟等国际协会建立协作关系。

科普宣传方面:在世界心脏日,全国高血压日,心梗救治日等通过主题活动、大型义诊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

大会就中国心血管治疗领域过去三年的最新进展做出了分享

高血压研究

年霍勇教授在JAMA上发表的CSPPT研究,确定了中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精准预防策略。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证实:中国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可以显著降低首发脑卒中风险。研究表明HCY、叶酸水平和MTHFR基因型显著影响脑卒中预防效率,MTHFR基因型对HCY影响卒中风险及叶酸干预具有修饰作用,无论HCY水平高低,强化叶酸对TT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均获益。

脂代谢异常研究

年NatureGenetics上发表了顾东风院士团队的迄今为止国际最大规模的跨种族血脂外显子组研究,包含6万例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和东南亚人群以及44万欧美人群的外显子组和基因组数据。此次鉴定出50个影响血脂水平的易感基因,其中12个为国际上首次报道;鉴别出55个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功能变异,其中14个为东亚人群特异位点;并发现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蛋白(MCU)遗传变异不仅影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且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

年Science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马依彤教授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团队共同发表研究论文,主要是针对新疆人群的血脂水平,发现LIMA1基因突变导致人小肠胆固醇吸收效率降低、减少血浆LDL-C水平。突变携带者除胆固醇水平降低外,各项指标健康,提示LIMA1可作为新的降胆固醇药物研发靶点,该工作加深了对人体胆固醇代谢稳态的认识,为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可能。

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

年Circulation上发布了何奔教授团队的EARLY-MYO研究,该研究表明“溶栓后早期PCI”组的小出血发生高于“直接PCI”组,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对于不能迅速接受直接PCI的低危STEMI患者,“溶栓后早期PCI”策略安全有效。

年EuropeanHeartJournal上发布了于波教授的EROSION研究,通过OCT证实,对于冠脉内侵蚀性斑块所致血栓的ACS患者,不置入支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缩减1个月内血栓体积并改善血流水平,而且一个月时梗死相关病变未见再闭塞。年JACC上于波教授团队发布文章表明OCT发现33.6%PCI患者的非罪犯病变处有脂质斑块。

CTO介入治疗研究

年EuroPCR上医院团队发布了透视中低帧率在CTO-PCI中的应用,表明其安全、可行。

年JACC上发表了陈绍良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与ProvisionalStenting相比,DK-CRUSH能降低LM分叉介入治疗一年的靶病变失败率,且被年ESC指南引用。

心律失常研究

年JACC医院江洪教授团队研究光遗传学技术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医院在国际上首次证实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能够显著抑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为实现对心脏交感神经精准、无创、可逆性调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年CircArrhythmElectrophysiol上陈明龙教授团队发布了非阵发性房颤基质消融(STABLE-SR)研究,STABLE-SR术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个体化治疗非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

年JACC上发布的黄从新教授团队的研究,是国内第一个左心耳封堵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国际上首次报道LAmbre左心耳封堵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植入成功率高。

生物可降解支架研究

年CCI医院心内科团队研究表明: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疗效与安全性良好。

年JACC韩雅玲院士团队研究表明,生物可降解支架NeoVas术后1年的造影结果不劣于CoCr-EES,术后两年的随访结果也与CoCr-EES相当,包括靶病变治疗失败、心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均无明显差异。

年JACC上徐波教授团队表明QFR与FFR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

年Circulation上发布了唐熠达教授团队的CREATIVE研究,对于冠脉介入后氯吡格雷低反应者,给予“加倍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或“常规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的三联抗血小板策略,均可改善转归且安全,其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优。

年CircCardiovascInterv上发布了韩雅玲院士团队的I-LOVE-IT2DAPT亚组研究,该研究入选了1,例稳定性冠心病或低危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接受6个月和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西罗莫司药物涂层支架的患者,术后接受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劣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该研究结果被年欧洲心脏病学会DAPT指南采纳。

总结

血管病学峰会是我会历史悠久的分会之一,此次会议携手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举办,会议在内容上深度整合,共同回顾和检阅过去一年我国心血管疾病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肺循环疾病、心血管病影像和血栓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yyxxgnk/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