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主席和人民的嘱托ldquo一定要

蒹葭的话:

今天是“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分享一篇纪念文章。

为了主席和人民的嘱托“一定要消灭血吸虫”

——一位著名公共卫生学家的毕生信念和抉择

概述苏德隆是我国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思想家,我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首批一级教授,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第九、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原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苏德隆教授是世界上首位全面阐明钉螺分布规律、中国血吸虫病生态学的学者,为发现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血吸虫病、肝癌等重大流行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苏德隆的学派和理论体系在我国流行病学界有着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代宗师他一生培养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进修生等各类学生三千余名,为我国培养了几代流行病学领军人物,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始终根据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并寻求防治重大疾病的策略和方法,在流行病学多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为我国消灭血吸虫做出了重大贡献。年他荣获世界卫生组织莱昂·贝尔纳基金奖第二名。他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奋斗至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苏德隆(年,年,年,年)

一、出身贫寒的牛津博士、微球菌素的发明人

年苏德隆出生于六朝古都南京,自幼家境清贫。因目睹母亲由于长期劳作,营养不良等,患有严重的胃溃疡,一个妹妹因家贫无钱买药施救而病亡,他立下了当医生的志愿。在学期间他学业出众,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读完大学。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上医),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荣获金质奖章及CUMLAUDE拉丁文荣誉证书。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笔耕不辍,立志为民众普及医药知识。早在年他就加入了全国三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其最早的会员并长期担任上海组织的负责人,他参与了《科学世界》的创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科普文章。他的读书能力和思辨能力超群,并且热爱科普事业,这为他奠定人生后续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入大学校门的苏德隆

近代中国是“流行疾病的泉源”,许多传染病在外国已经受到控制,而在中国却惊人地流行着。苏德隆在医学院求学时,一位教内科的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内科医生真正能医好的病,不会超过五个”。这句话给苏德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认识到只有防微杜渐的预防医学才能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遂立志从事造福更多民众的公共医学事业。

学医是为什么?是为人,还是为己?早在年10月,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山海工学团”之初,苏德隆就到宝山县大场镇农村义务为民众服务。不仅如此,他还到国民党元老钮永建所创办的马桥乡俞塘民众教育馆、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创办的赵家塘乡村实验学校义务服务。他为学生和老师们讲卫生课,讲急救和疾病处理常识,开展生活教育运动,并为村民治病。苏德隆自备摩托车一部,在这些地方每周轮流,“四处”奔波风雨无阻。他的服务是无报酬的,午餐也是自带的,只接受村民们一杯白开水。沪郊农村卫生委员会的经费来源系由“罗氏基金委员会”供给,这也是苏德隆与洛氏基金会的最早交集。这段在乡村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经历,对苏德隆日后的人生轨迹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人群服务”这个校训,苏德隆矢志不渝地终生实践着。

?年上海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苏德隆

当时的中国外受强邻侵略,内遭军阀征伐,经济落后,农村破产,中国人的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三十,平均寿命仅30岁。面对如此现状,颜福庆院长把他最优秀的学生安排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苏德隆毕业后从临床医生转入上医颛桥公共卫生教学基地,担任沪郊农村协进会卫生主任,在沪郊农村义务从事卫生工作。

就在年,苏德隆与老师赖斗岩教授合著的师范学校教科书《卫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他所著的第一部由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也是当时社会急缺的系统而具权威的公共卫生教材,此书后于年商务印书馆再版。

?年初版、年再版的《卫生》教科书

年11月上海沦陷成了孤岛,年苏德隆受时任卫生署署长颜福庆的电召,到内地任卫生署医疗防疫总队医务主任及第一大队大队长,负责前方及沿交通干线的难民防疫工作。他辗转武汉、衡阳、长沙、重庆、贵阳、桂林等地对难民及城市居民进行天花、霍乱、伤寒、痢疾等急性传染病及虱患的防治和调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扑灭了长沙、衡阳和桂林一带流行的霍乱。

?年任卫生署医疗防疫总队队部医务主任及第一大队大队长

在广西宾阳地区时,苏德隆注意到血吸虫病的危害,又开始了血吸虫病的调查和钉螺生态学的研究,他从求学时代就认为这是种值得研究的疾病,这或许是他对这一困扰中国千年的疾患进行的首次深入的研究,但在当时,不仅没有人支持,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随时有被夺去的危险。在此期间,他常在土砖上架起木板当桌子,用坛坛罐罐进行科学实验,并写出天花流行病学研究、化学灭蚊防疟的科学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及《印度医学公报(IndianMedGazette)》。然而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疾病视若无睹,根本不支持这项研究工作,加之战争因素,这项研究仅仅搞了几个月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时值抗战时期,此时的中国外有日寇侵侮,内有鼠疫、霍乱流行,加之种种腐败滋生,百姓生灵涂炭。对于此种现实状况,苏德隆虽拼力救助民众,却因资源匮乏,研究环境恶劣,常有无力回天的无奈。

?《桂林天花之流行病学检讨》年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

苏德隆生性耿直,刚正不阿。年冬,苏德隆被卫生署首批派送至重庆参加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政治轮训。因拒绝强制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中央党部3次派员和他谈话,但他不惧威逼利诱,仍坚拒参加国民党。

?年在贵阳时期

年,苏德隆由卫生署首批保送至印度孟买哈夫金Haffkine细菌研究院学习鼠疫的防治。年返回重庆歌乐山执教,任上医副教授,并参加编制抗战胜利后全国卫生设施的计划方案。

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次年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因赴美前同时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苏德隆年由美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院,师从医学泰斗、诺贝尔奖得主、青霉素发明人之一H.W.Florey院士研究抗生素。

年苏德隆在世界上首先发现并提炼成一种强力抗菌素,即微球菌素(micrococcin)。同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时入选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微生物学会会员。

?年发明微球菌素并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苏德隆在英国并不仅仅专注与学问研究,一方面利用他与弗洛里、钱宁两位青霉素发明人良好的个人关系,为上医与牛津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推动英国医学界来中国访问考察;另一方面,他还代表中国参与了二战结束后世界各个卫生组织在英国和欧洲的一系列重要会议。

年9月17日,世界医学会WMA(WorldMedicalAssociation)在巴黎成立,这是一个代表全球医师的各国医学会联盟,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始终保证医生的独立性,并制定医生道德行为和关怀的最高标准。中华医学会派原会长、卫生部次长金宝善及苏德隆代表出席了9月17~20日举行的成立会议,当时有来自27个国家的医生汇聚于巴黎,金宝善在会上被选为副主席之一。

年6月30日中华医学会应邀派苏德隆出席了英国医学会第届年会。同年夏,苏德隆应联合国医学总监、国民政府驻美代表施思明博士邀请,作为其助手列席了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内瓦会议,此次大会宣布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

年9月,时值国内的辽沈战役刚刚打响,历史的转折方才拉开序幕。面对和平而优越的研究环境及导师的盛情挽留,究竟是去还是留呢?苏德隆并没有多加犹豫,因为他早已归心似箭,他的祖国、他的母校、他的家人在盼着他回去!他谢绝了弗洛里教授的热情挽留,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遵守对母校的承诺,于年冬回到上海医学院任教,从此再也没离开过。

二、以国家需要为己任,致力血吸虫病防治

苏德隆回国后,正值国民党政府战场节节溃败,经济崩坏,人心动荡,民不聊生,导师弗洛里见状为他安排了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医学科研所任职的机会,面对动荡的时局、生活的困境,苏德隆再次选择了留下!

他历任国立上海医学院微生物学科主任、公共卫生科主任、流行病学教授、上医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上医副院长等职,他领导公共卫生学院近40年,奠定了学院深厚的基础。年上医被列入首批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他为了加强公共卫生的基础学科,先后成立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和卫生毒理学实验室,期间还成立了预防医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他的领导下,将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科室,壮大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成为国际知名医学院校和我国最早拥有3个重点学科、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和硕士、博士培养点的院校。苏德隆为我国培养了几代流行病学和卫生学家,使多个专业成为翘楚团队,形成领军群体。

“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血吸虫病是一种千年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流行于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个县(市),感染血吸虫者达万人,耕牛万头,有螺面积亿平方米,威胁着1亿人口。年苏德隆回国后曾担任国立上海医学院微生物学科主任,据其所学本因从事抗生素方面的研究。年5月上海解放,苏德隆目睹解放军席地而睡,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不久,华东野战军为准备解放浙闽沿海岛屿在江湖练军,3万多指战员突发非战斗性减员,苏德隆以预防医学家特有的极其灵敏的直觉,发现驻沪部队数万战士因战事和演习涉水而染上的病症为急性血吸虫病,便连夜写信给三野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报告中他汇报了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对战士健康和战斗力的影响以及防治的方法,很快便被采纳。

年12月24日,即上海解放仅半年的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召开上海医务界领导人士会议,宣布成立“沪郊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并委任苏德隆为副秘书长。苏德隆在受任后,组织动员上海沪宁、沪杭沿线广大医务人员突击治愈被感染的官兵,战士们很快全部治愈恢复健康,不久便开赴抗美援朝前线。为此,部队授予苏德隆“名誉教育主任”称号并发给证书。接到证书苏德隆激动不已,他深有感触地说“这证书比我在牛津大学得到的博士文凭还要珍贵和光彩得多!”

当时,血吸虫病是危害中国人民最为严重的疾病,患病人数多、流行地区广,从此苏德隆放弃了他所熟悉擅长和钟爱的微生物学特别是抗生素的研究,而是转向了国家和人民急需的血吸虫病防治的研究。回学院后,他转任新成立的公共卫生科主任,开始致力于血吸虫病防治,历任上海市和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等职,分管血吸虫病预防工作。

年6月苏德隆闻及上海市郊开展捕螟运动,许多人赤脚进入稻田,恐接触疫水而患血吸虫病,深感不安。遂致函华东卫生部长宫乃泉,7月18日得复函,引起领导的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yyxxgnk/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