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管性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致动脉-动脉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以堵塞脑血管,也可导致缺血性卒中。其他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研究发现清晨高血压是卒中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发生的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清晨血压每升高10mmHg,卒中风险增加44%。
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和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胶原性疾病、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或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引起的动脉内膜增生和肥厚,颈动脉外伤,肿瘤压迫颈动脉,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和扁桃体炎伴发的颈动脉血栓,以及先天颈动脉扭曲等,均可引起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或因血管破裂出血引发脑中风。颈椎病骨质增生或颅底陷入压迫椎动脉,也可造成椎动脉缺血。
2.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
研究发现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心脏病,与欧美人群相反。
3.不良生活方式
通常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比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和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患者自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part3预防对卒中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已经证明,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中风。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三级预防即对已患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脑卒中的预防主要是危险因素的防治。
控制血压对卒中预防的效果显著。对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仍然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10月23日专家为您在线解答赵辰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医院
山西省抗癫痫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山西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癫痫和神经电生理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年在北京医院进修脑血管病介入,可以熟练行脑血管造影术,在医院与同事一起开展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医院的空白。
擅长脑血管病以及癫痫的诊断和治疗;在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脊髓病变,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运动障碍疾病以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一定经验。
咨询方式
15:00-17:00直接拨打热线
15:00-15:20收听调频FM91.2太原综合广播
同时每天您可以通过我们的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北京白癜风到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