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的确容易出现胸闷症状,让人变得心烦气躁。”上海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崔松告诉记者,闷热潮湿、阴雨绵绵的季节,这种环境让人体处于消耗状态,心脏的负荷增大,所以气压低的情况下普通人都会产生胸闷的症状,心血管病人更可能会产生憋闷、气喘等不适。黄梅天人们容易产生各种压抑、焦虑、烦躁等情绪。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本身患病的因素加上心理的作用,很容易诱发心脏病,此时还要特别注意心态的调节。此外,夏季室外温度高,室内有空调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也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血管由扩张到收缩,容易对心脏产生影响,因此早期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格外重要。
崔松还说,从中医的角度讲,黄梅天的这种气候属于“外湿”,而黄梅天叫“长夏”,中医说“长夏防湿”,因此,要尽量避免潮湿。为防湿气入侵,也可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
黄梅天同样是霉菌、真菌生长繁殖的好时机,很多食物容易腐烂变质,肠道病人也会增加,应注意饮食卫生,且避免吃一些油腻、生冷的食物,饮食尽量清淡。
此季节皮肤病感染也明显增多。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成锋告诉记者,黄梅天被褥、衣物不太容易彻底晒干,所以这段时间螨虫皮炎高发,他提醒市民可以用抽湿、烘干等手段,尽量让衣服和居室环境保持干燥。其次,这段时间多雨,真菌感染的病人也增多,最常见的是股藓、脚癣,好发于脚趾缝、腋下、大腿内侧等部位。他建议保持身体的干燥,勤换衣物;不要赤足趟水,尽量穿宽松透气的鞋子,如果被雨水浸泡,应尽快冲洗擦干。
石泉.铜川片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