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是一名外企白领,经常要接待重要客户,平常非常注重个人形象,还经常节食,有时在应酬后甚至还吃排油减肥药。当然,因工作需要,王小姐还不得不经常熬夜加班。半年前,王小姐开始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但未在意。1个月前出现月经不调,偶尔伴牙龈出血。体检时,其肝功能提示“转氨酶明显上升”。临床诊断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王小姐被诊断的“慢性药物性肝损伤”事实上是慢性肝功能损伤的一种类型。看到这里,也许很多读者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慢性肝损伤发病之初已经出现这么多症状了,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出现怎样严重的后果?”那么,现在我们就认识一下“慢性肝病”吧!
其实,慢性肝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指各种原因(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遗传代谢等因素)引起肝脏的炎症、纤维化、肝小叶的变性、坏死等一组肝脏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慢性肝病有病毒性(主要为乙型和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等,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并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部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这是一组多么令人吃惊的数字!这样的比例,这样的恶化势态,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刻不容缓!
慢性肝病的好发人群
当然,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诱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体现得尤为重要。那么“慢性肝病”容易去敲谁家的门呢?
人的肝脏是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活动能力最强,这也是肝脏的最佳排毒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熬夜,肝脏得不到休息,其血流量也会相对不足,势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酒精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众所周知,当饮酒量过大或经常饮酒时,将会加重肝脏解毒的负担,日久天长会使肝脏的代谢能力被大幅度削弱。
药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可能会引起肝细胞受损,干扰肝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肝脏的损伤。
可见,每个人都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惹上慢性肝病这个大“麻烦”!
与“肝”相关的疾病
了解了高危人群后,接下来介绍一下引起慢性肝损伤的相关疾病,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是指既往有乙型、丙型或乙型重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半年以上,同时有肝炎临床表现者。在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多见,不仅具有传染性,其发病也具家族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病日久,就会沿着“乙型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的方向演变,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乙型肝炎三部曲”。
是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以高丙种球蛋白和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多见于女性。对于这种疾病要及早治疗,如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很可能出现肝昏迷或者出血等并发症。此外,该类疾病还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多由长期过度饮酒和摄入高脂饮食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所致。现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源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久治不愈有继发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可能。
由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中毒等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炎症、坏死,继之纤维组织增生,造成肝脏质地变硬,引起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压力增高,进而容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肝腹水、肝性脑病、肝昏迷、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是指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和饮水污染引起的,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不仅影响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常危及患者的生命,使患者倍受疾病的困扰。
慢性肝病的遗传性
与“肝”相关的疾病,很多人都会和王小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