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新手段市六金山分院心内科成功

血管内超声(IVUS)作为精准医疗新手段,能更科学、有效地评估冠状动脉内各种复杂病变,又能精确指导冠脉介入治疗,是透视冠脉的“第三只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也越来越复杂,如何准确评估病变狭窄严重程度,开展精准治疗?日前,医院金山分院心内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冠脉介入术,填补了金山分院在冠脉腔内影像学检查的技术空白。

患者67岁,以“发作性胸痛2天”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狭窄60%-70%。心内科主任陆志刚分析后认为: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前降支近段临界病变,且入院实验室检查提示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有明确的心肌损害。

为精准评估血管病变情况,精确指导下一步介入手术方案,经过充分讨论和完善准备后,陆志刚主任带领心内科团队为患者施行了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经过反复对比、分析,IVUS检测显示,患者前降支近端前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随时有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风险,陆主任果断为患者施行支架介入治疗。

术前

术后

根据IUVS影像结果精准测量出的狭窄冠脉直径及病变长度数据,选择合适的冠状动脉支架,在狭窄血管段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再次使用IVUS检查,发现支架贴壁良好,未见血管狭窄及夹层。冠脉介入术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变得更加精准和安全有效,术后患者病情好转,胸痛未再发作,已于近日出院。市六金山分院日前已成功施行2例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冠脉介入术,疗效显著。

介入术前

介入术后

据陆志刚主任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虽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也存在局限性,不能观测冠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消退,不能判断斑块的性状。而血管内超声(IVUS)则有效改进了此弊端,它不仅可准确测量管腔及粥样斑块或纤维斑块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它可提供粥样斑块的大体组织信息,明确提示斑块是否稳定、是否破裂,血管壁是否有血肿、血管管腔面积等,在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时,明显优于单纯的冠脉造影术。

血管内超声(IVUS)主要是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最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准确选择支架大小,确定支架位置及扩张后与冠脉管壁贴壁是否良好,并可预测术后再狭窄的发生,被称为冠脉介入治疗的“第三只眼睛”。该项技术的应用,使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达到更加精准的效果,也使市六金山分院心血管介入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供稿:王兵

责编:周晓蕾

校审:陆志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yyxxgnk/7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