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终于微博空空如也,忍看朋辈成新鬼,罗翔的离场不是第一个;可以预见,也不是最后一个。
一
罗翔上一次遭到攻击是年9月8日,像往常一样,那一天他将书上的笔记,摘抄到微博。“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消失。P(自省中)”,他还附上了书籍内容的截图。
然而就这么一句话,被一大群键盘侠盯上了。当时正值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抗疫英雄受勋,他们认为罗翔在这个时间点发布是心怀不满,讽刺英雄。
随着争议声四起,罗翔很节制地回应了一句,请大家不要做无厘头的过度联想,结果又被人辱骂。有人诅咒“哪天老师家里办喜事,我颂两句丧歌请老师也不要过度联想哦”、“你家小孩过满月酒,有人送个骨灰盒说以后肯定用得着,你开心吗?”
有人直接称他为“公知”;有人开始翻找他过去的一些让人不能接受的言论;有人不相信罗翔会没看到表彰大会的新闻。
面对辱骂无力回击,罗翔当时被迫停更微博。事态发展有些出乎意料,将近一年后,这一幕再次上演,而且愈发剧烈。
二
外界第一次认识罗翔,是在年疫情有网友将他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课堂上的授课视频剪辑发布,在一众老师中脱颖而出,其网红的潜质借助互联网的放大,成功破圈,命运之神终于将他推向了更大的舞台。
搜索和围观关于罗翔老师的视频,常常能看到不少非法学专业的同学发出真香弹幕:“我也不知道我一个学会计的/学医/搞代码的为什么看得停不下来!”这些弹幕里提到的专业五花八门,甚至还夹杂着众多中小中生。从理科生到文科生,小学生到大学生,罗翔老师的刑法风暴不仅席卷了高校,甚至吹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各个年级,产生了一种帮助中国政法大学从小学就开始收割生源的既视感。在他的课堂弹幕上,经常可见关于“张三”的调侃——“张三”是罗翔的案件解析里犯案者的代名词,他是法外狂徒,释放的是“人内心的恶魔”。而对于罗翔自己,观众戏称他“法内狂徒”,罗翔毫不讳言人心中的欲望,但他更强调那股“让内心的幽暗不至于越过堤坝”的力量。
他总是“以一般人的视角而不是圣人视角看问题”的观点来解析案件。他讲“粪坑案”,一个妇女在遭遇歹徒强暴时将其推进粪坑,这时歹徒试图往上爬......讲到这里,罗翔提出一个问题,她可不可以用脚把他踹下去?这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
随后他给出自己的意见:“我踩四脚,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弹幕猛地增多一倍,欢呼起来。
他谈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用“买一个妇女和买一只熊猫谁判更重”举例子,现在,买一个妇女在没有其他特殊情节的情况下,最重只能判3年(而买只熊猫至少判10年以上),甚至在过去还有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但是法律也在不断地进步,一个突出的体现就是免责条款的取消。“我们在现实中永远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但这不代表完美的‘圆’不存在,它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他提到。
粉丝们喜爱罗翔,不仅仅因为他深厚的法律功底、生动幽默的表达风格,能够把艰涩的刑法课讲得通俗易懂,更因为罗翔在他们眼里具有温暖、有趣、谦卑、真实的人格魅力,感性的共情和理性的循循善诱,让这一代年轻人,从日常的琐碎和压力中,迸发出学习和读书的热情,获取了在困境中坚持,在平凡中追求理想的勇气。
这一年,罗翔写给非专业人士的普法著作《刑法学讲义》,也成为热度仅次于《民法典》的畅销法律书籍。他的另两部随笔集《圆圈正义》、《刑法罗盘》,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普法读物。
三
被推向流量巅峰,罗翔有些措手不及。在成为一名网红法考老师之前,他是中国政法大学一个颇受学生欢迎的刑法课老师,但在中国政法大学,这样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每两年都能评选出十位。对于这辈子都不会参加法考、或者不学法学专业的人来说,罗翔只不过是某个遥远的大学里的某个陌生教授。
家人对他的走红,表现出担忧。“我的长辈们专门打电话提醒我,让我注意说话。”他形容“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把你推上现在的舞台“。他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只是恰好被选中的那个,“即使这次出现的不是我,也会有别的‘罗翔老师’。”
他曾自述,“在过去的年,我发现自己好像成了一个名人,在机场有人认出我,在宾馆办入住也有人跟我打招呼。这种感觉很奇特,有一种极度的虚荣感。我总是会想起《魔鬼代言人》里的一句台词:虚荣是魔鬼最喜欢的原罪。Vanityisdefinitelymyfavoritesin”
然而不同于一些成名后就飘飘然的学者,罗翔始终非常善于自省。他说,人要接受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逻辑是有限的,理性是有限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自己整个人就在偏见之中,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每当虚荣的时候,他就会想起他外公的教导,“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对于外界将自己“捧得这么高”的深层逻辑,罗翔试着总结原因:一是大家对普遍公正、公义是有追求的;二是大家其实希望法律人能够俯下身来,不要老是这么高。
西班牙有句谚语: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思想浅薄的人对自我的认知也很浅薄,一旦外界对自己有一点正面的评价,便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他认为:“大家看重的其实并不是我个人,而是我所传授的那些人类伟大先贤的教养,荣光归于他们。你只是一个讲授者,一个二道贩子。你会在大街上被认出来,只是因为你的讲授释放出了人们内心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于是大家因为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把这个你不配有的掌声投射于你身上。”
走红之后,很多人提醒,“老师你注意危险,有很多人盯着你,曾经拥护你的人,可能马上就会掉过头来封杀你。”对于此,罗翔回应:“封就封呗,多大点事,跌入泥土里,就按尘埃的方式生活。”
四
罗翔现在带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很多都是95后、98后甚至是00后。他给学生们写留言时,喜欢写“希望你成为法治之光”。这个留言,其实也是写给他自己的。他对学生们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希望努力做到追求公平正义,不畏强者,怜悯弱者,当然,也希望学生们不要过得过于清贫。
性格里安静的一面,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