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bull新闻聚焦合理用药同济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https://m-mip.39.net/nk/mipso_5208491.html

近日,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医疗卫生相关政策,挖掘总医院精细化管理及合理用药典型经验,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的指导下,健康报社发起了“合理用药?中国行动”的宣传推广项目。为此,由健康报社主办,医院承办的“合理用药?医院精细化管理系列专题会”在医院召开。研讨会由医院副院长梁爱斌主持,邀请了国家卫健委体改司、上海市卫生药政管理部门、医院领导、临床与药学等专家参会。

医院质量管理、合理用药、绩效考核、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及医院精益化运营绩效管理等热点话题,深入交流探讨,以实际行动促进合理用药,未区域医疗提供新思路和管理新路径。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医院采访调研等系列活动,挖掘典型、树立标杆、分享优质案例,共同提升区域内合理用药水平,造福人民群众。

会上,医院党委书记许树长、健康报社发展事业部副主任刘平安先后致辞,上海市卫健委药政处处长吴文辉讲话。

健康报社发展事业部副主任刘平安致辞医院党委书记许树长致辞

许树长在致辞中表示,医院长期致力于落实医改组织领导。医院由党委主要负责统筹推进实施我院健康行动和深化医改工作,医院的投入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医院领导组织推进机制,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着力体现优质药事服务的价值和作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医疗费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满足。

上海市卫健委药政处处长吴文辉讲话

吴文辉表示,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关键阶段,利益调整更加复杂,体制机制矛盾更加凸显。医保DRG支付制度改革在即,面对新的机会和挑战,医院下一步的管理和运营如何调整,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做好医保控费,医院绩效预算总额公平合理分配都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医院副院长陶敏医院副院长钟力炜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惠英医院药学部主任祝德秋

随后,由国家卫健委体改司督导评价处处长周小园、医院副院长陶敏芳、医院副院长钟力炜、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惠英、医院药学部主任祝德秋,分别就深化医改之药品领域改革、医院合理用药推进与思考、绩效引导的合理用药体系、医疗管理视角下的“安全用药”、4+7国家带量采购方案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督导评价处处长周小园

周小园强调,加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力度。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支持医院运行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创新力度。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鼓励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等纵向合作服务模式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讲座结束后,参会嘉宾踊跃发言,就医院精细化管理当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交流意见,要做好全流程攻坚克难,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及时利用好降低药品耗材费用、调整医疗医院可支配收入,全面推进医院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合理用药,大力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为本市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基石。

医院副院长梁爱斌讲话

最后,医院感谢各位医院,总结了关于健全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强化资源科学配置及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效率,改革完善医保基金管理,上下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重大举措,逐步完成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整合医疗资源,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形成责任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推动建立现代医疗管理制度,使人民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话题延伸

今年是医改的第十年,医院药学生物改革的第十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关于加快医疗机构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印发对药学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对门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配置、住院临床药学、药学门诊和个体化用药等从人员资质、服务内容和流程、质量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要求,使药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医院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药费用,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医疗的服务质量。开展合理用药管理工作,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保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完善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措施。

医务处编辑丨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纳入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神经学科为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以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血液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普通外科为重点学科,以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检验科、神经外科、皮肤与性病科、病理科、胸心外科为特色学科的整体学科建设框架。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9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