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张三寨镇卫生院接受中医药治疗,效果非常好,而且省时省心又省钱。”日前,患有混合型颈椎病的张三镇某村张女士在镇卫生院接受针灸、推拿、刮痧治疗后,相关症状已减轻许多,并且不用长时间排队等候,就诊环境也让她倍感舒心。
目前全省中医药系统将大力实施中医药服务体系提质扩容工程,加强公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医院、妇幼保健机医院等医疗机构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根据《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示范中医馆”建设方案》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荐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示范中医馆”项目单位的通知》,经过单位自评、实地验收、抽查复核、网上公示等程序,张三寨卫生院示范中医馆顺利通过。
张三寨镇卫生院中医馆特色之一,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已经轰轰烈烈的又开始啦!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它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后世据此发展出针对某些内科疾病的治法,“冬病夏治”是其典型代表。
什么是“冬病”?河南中医学院肺病科副主任何延忠教授解释道:“冬病”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发病或者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冬病”包括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从中医学上讲,“冬病”概念的外延要略宽泛些,主要是人体易于受寒气侵袭的疾病,还可包括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颈肩腰腿痛、以及脾胃虚寒导致慢性胃肠疾病等。这些疾病发作呈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在秋冬季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夏治”就是针对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天疾病缓解期的时候治疗,来减少在秋冬季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的程度,顾名思义“冬病夏治”。
“冬病”为何能“夏治”?人与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贪凉饮冷耗伤阳气的时候,夏季气温升高,环境阳气旺盛,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运行旺盛,肌肤腠理开泄,很有利于外用药物的渗透吸收,正是春夏养阳的好时机。“三伏天”在人体相关穴位敷贴辛热温阳之药物,扶助人体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使冬病降低发病概率和减缓症状,有些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已经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临床主要用于上述疾病的防治。“冬病夏治”在中医里面可以用多种方法体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最常用方法之一“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有多年的历史,而用中药做成膏药进行穴位贴敷,最早是清代的一个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的。现在我们所谓中药贴敷疗法,就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加工以后,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这样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调整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们经过多年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广泛。根据“天人相应”原理,特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三伏天即农历夏至的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止)。由于三伏天之时,阳光长,热度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于是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于人体,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并取得了显着疗效。临床观察发现,凡经过3年或3年以上治疗者,其疗效较断续或只作1疗程治疗者为好。许多病人经过治疗后发作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间隔延长,甚至痊愈。
何延忠教授指出,“三伏贴”这种治疗方法主要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我们不是说就治哮喘本身、治疗鼻炎本身,而是夏天贴了以后,来预防冬天时候这些疾病的发作。例如许多呼吸道疾病,因为这些病的发作往往跟上呼吸道的感染有关系,而我们用了这种方法以后,可以使人体的抵抗力增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和次数就减少了,或者感染的程度就减轻了。所以我们说他的疗效主要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疗效,就是夏天贴了以后让他冬天的时候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了,所以疾病的发作可能就减少了。
穴贴给药是一种古老而简便的给药方式,有很多人害怕扎针,这种绿色疗法安全,没有痛苦,是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优势体现在:①使用中草药,不污染环境;②防病、治病,防治相结合;③内病外治;④价钱比较低廉;⑤疗效好;⑥副作用少。所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很好的预防养生理念,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常用腧穴由高至低排在前10位的有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肾俞、膏肓、大椎、脾俞、天突。腧穴归经多属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和经外奇穴;以背俞穴居多。
强壮腧穴: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命门、足三里等。还有一点,不管医生宣传方面还是病人理解方面,切忌把贴敷的方法和作用过度夸大,主要起到防病和治未病的作用。
“三伏贴”误区?有哪些?是不是江湖传说中万能贴?NO!
1、穴位贴敷不会立竿见影:刚才提到此方法的适宜病症是冬季易反复发作的一类阳虚寒盛慢性疾病,比如说哮喘或者慢阻肺的病人,是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治疗,长期用药控制病情,治疗的目的不是贴一次,而是增加你的抵抗力,减少发作,这个基础上自然而然药量就会逐渐减少,患者应该注意规范贴敷治疗。一般三年为一个小的周期,希望大家对治疗的方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三伏灸”不是包治百病:穴位贴敷是有适应症的,慢性咳喘的病人有可能属于肺结核或者支气管扩张,这些病是不适宜贴的,特别是有一些属于阴虚体质的也不贴,如果要贴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可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3、切忌盲目跟风:还有一些患者,觉得贴敷方法比较简单,医院里贴敷患者人很多,在没搞清楚的前提下,盲目跟风,盲目贴敷,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
关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时候,有没有一些注意事项呢?
第一,穴位贴敷中间,我们主张不要吃生冷的,比如冷饮、辛辣的一些食物。第二,药物是刺激皮肤的,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阴阳,所以贴敷时皮肤有感觉温、热,有一些轻微的刺痛,但是这个都是正常的现象,这是药物起作用的现象,所以不必要担心。但是对一些极少的患者,引起剧烈的疼痛,奇痒难忍,这个时候应该把药物取掉。第三,过去像古人用冬病夏治贴敷,认为发泡越多疗效越好,但是现在人们对这个观点有了改变,也就是要求大夫既不要发泡、疗效也要比古人的疗效好,确实是这样,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你也要不断的对冬病夏治的药物进行深入研究。
如果碰到有发泡的病人,一个,不要用肥皂水或者用凉水去洗,医院里面去,我们专门有人处理一些发泡的病人,通过正规处理以后,大部分病人很快就会愈合。但是有一些皮肤容易感染的病人,我们主张这些病人慎用,尤其是怕影响美观的女同志,更要慎用。
小儿贴敷年龄有没有限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小儿贴敷的问题,一般年龄2到3岁就可以贴了,但是贴的时间很短,没有成人那么长。再一个,用药物的剂量和药物的种类,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从穴位上来看,基本上和大人差不多,也是以背腧穴为主。
在预约的时候,或者是在病人来看病的时候,希望病人来的时候要带诊断的病例。
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治疗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指导。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少食生冷、油腻及过咸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
贴敷患者当天避免吹电扇,避免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应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但房间应每天开窗通风。
热性疾病患者,阴虚火旺者以及孕妇,皮肤过敏或有疮、疖、痈及皮肤破损者,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可贴敷。
发热或外感风寒时,应暂停贴敷。
贴敷后,成年患者6至8小时即需将药取下,儿童2至4小时就应取下。
张三镇卫生院:三伏贴”贴敷时间:
强基贴:年7月1日-年7月10日
头伏贴:年7月11日-年7月20日
中伏贴:年7月21日-年7月30
日间中伏:年7月31日-年8月9
日末贴:年8月10日-年8月19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