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总书记对山东发展的殷切嘱托。作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济南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张坊镇老窦村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采用“老窦村+鹤鸣湖”村企共建组团发展的模式,努力打造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清风甜岁月手工薄荷糖传承传统手艺
“60后”“70后”有关小时候的回忆里,一毛钱好几块的薄荷糖,总是让人“黏黏”不忘。
听到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兴高采烈跑出门外追着师傅买糖,然后暗暗期待师傅“不小心”多敲一点糖下来。记忆里那一块块蜂房状的白色糖块,在口腔里刮起一阵清风,甜蜜了整个童年。
如今,这样的清风依旧在老窦村回旋。始创于清朝末年的老窦薄荷糖,在这个小村庄传承了多年,如今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食品生产公司。“甜化”了多年岁月的薄荷糖,如今依旧沿用手工制作方式,不仅成了商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还被评为“公众喜爱的商河特色名吃”,如今年产值已经接近50万元。
下一步,该村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现场传统制作工艺的体验项目。晾熬之间皆为功,一拉一抻间尽人情。未来,在老窦村,解表疏风、散热发汗的薄荷,健脾养胃、润肺止咳麦芽糖,加上清热利咽的白糖,经过熬糖、冷却、拉白、切块等工序,将重现童年的味道,更实现小时候“自己制糖”的心愿。
●清风助游兴鹤鸣湖领略田园静好
来到老窦村,吃过清凉的薄荷糖,还要去领略一下旁边鹤鸣湖上的清风。这里芦苇丛生、野鸟欢唱,这里波光粼粼、鱼儿游荡,这里静可垂钓赏花,悠然自得,动则滑雪枪战,激情碰撞。
但在年之前,这里还是一块30多年未曾种植生产的湿地。年,以“立志恢复保护湿地、和谐循环利用、重塑食材安全、留住舌尖美味”为宗旨的济南鹤鸣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建立了“鹤鸣湖七彩庄园”。
夏捕鱼冬滑雪,画树叶包饺子,如今,已近千亩的鹤鸣湖七彩庄园内,除了苇塘、种植区和林场等区域外,还设有CS真人枪战区、儿童游乐大草坪(滑雪、滑草、露营)等娱乐场地。
近年来,老窦村与鹤鸣湖村企共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无公害葡萄”种植产业为基础,以“生态大青叶鱼”养殖产业为依托,发展成了三园四区的大格局。
七彩葡萄庄园、渔趣乐园、亲子乐园、自然农业体验区、绿色散养家禽区、户外拓展区、土味舌尖餐饮区,无论是单位拓展训练,还是朋友聚会娱乐,抑或家庭亲子活动,总有一处满足你。
吃老窦村的糖,游鹤鸣湖的船,成为了乡情路上最闪亮的CP(配对)。
●清风唤初心党性教育擦亮红色基因
“掏鸡蛋、挖野菜,渔翁稳坐钓鱼台;炒一盘、拌一盘,鱼儿又来炖一盘。”这里不仅有美味的食材,更有丰饶的精神食粮。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百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在鹤鸣湖景区的主干路边,每隔几米就是一块英雄展板。
穿军服、吃粗粮、唱红歌,深度参与体验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夜行长征路等长征路上的重要场景……红色研学活动也成为这里的一块招牌。
忆铮铮誓言、忆革命先烈、忆红色历史,鹤鸣湖园区内的红色主题研学教育基地纳入省教育厅“行走齐鲁”研学教育基地名录库,老窦村也在党建工作中频频“上新”。
老窦村打造的党群服务中心集便民服务大厅、村民议事厅、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匠心堂”、党史教育基地、幸福院、文娱活动室等于一体,是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身的开放式、多功能党建工作综合平台,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领导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党建力量下沉、服务群众更直接、更精准、更高效,让党的政策红利最大程度的惠及周边老百姓。值得一提的是,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共用时29天建成,体现了服务群众的“张坊速度”。
同时,老窦村正策划建造“三同”党性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党员干部体验农村生活,感情上与群众相通,工作上与群众共融,既有利于拉近干群关系,又能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听农家话、干农家活,老窦村拟建造的‘三同’党性教育基地,将成为商河县第一个体验式党性教育基地,也是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民声、历练作风的最好载体。”张坊镇党委书记李学民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通过样板村典型示范引领,力争打造人文荟萃、政通人和、经济富裕、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美丽宜居新乡村。”
商县张坊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