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院心血管内科运用新一代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导航系统,在淮海地区率先引入“三维标测下心脏”射频消融新模式,并被多次应用到临床诊疗业务中。
如何减少介入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医源性损伤,是心脏介入医生始终萦系心头的一件大事。以往,只能希望不断提高手术熟练度、尽可能“求快”——即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长来减少患者被动接受的介入放射量。
心血管内科王磊博士利用自已在医院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充分挖掘新一代EnsileVelocity三维导航技术的潜力,实现了在零辐射水平下为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阵发性房颤患者开展射频消融手术。
据王博士介绍,随着三维标测导航技术的引进,凭借手术水平的提高及理念的革新,三维标测下心脏射频消融术目前是国内外最顶尖的心脏微创介入手术。三维标测系统原理与卫星导航系统相似,不仅能准确建立心脏模型,反应心脏电活动信息,而且能清楚显示心脏特殊部位和进入心脏内导管的位置,使射频消融更精确,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该手术过程不需要X线指引,操作者和患者免受X线辐射,被称为“绿色”手术,因此,与普通心脏射频消融术相比,该项技术更具有优势,成功率更高,深受医者信赖,也将使更多的房颤、房扑、顽固性室早、室速、室上速等患者受益,达到根治的目的。
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在Ensile系统标测下成功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术,目前患者胡阿姨已经康复出院。胡阿姨说:“现在心不慌、胸不闷,睡觉也好了,感觉整个人精神多了。”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发作时,心房各部位会呈现出快速而紊乱的跳动,心房率能达到-次/分。由于心房无法进行正常、规则的收缩与舒张活动,心室跳动也快慢不一,快时心率可达次/分钟,慢时至50次/分钟,极不规整。房颤可致大脑、肢体等动脉栓塞明显增加,心力衰竭加重等。其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药物治疗很难达到治愈。我国房颤患者高达万人之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房颤的治疗目前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胡阿姨今年53岁,5年前就被阵发性心悸缠上了。每次一发作就气短、心前区不适及烦躁不安。随着年龄增长,胡阿姨的症状渐进性加重,反复发作,发作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6月20日,胡阿姨又发病入院,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阵发房扑、房颤。使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胡阿姨仍然反复头昏、心慌不适。经心血管内科医生讨论,胡阿姨食道超声心房内无附壁血栓,心脏结构物明显异常,有行射频消融术的指征,决定采用先进的三维标测技术为她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6月21日下午4时,胡阿姨被推进手术室,手术采用局麻方式,在Ensile三维标测系统下进行心房肺静脉三维重建并做房早激动标测,行左右环肺静脉电隔离技术及房早局灶消融。手术持续1个半小时,全程胡阿姨神志清楚,术中积极配合,术后胡阿姨心慌头昏等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房扑及房颤,目前胡阿姨已康复出院。手术的成功,标志了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射频消融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维立体标测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其优点是可以将心电生理与心腔内的解剖结构结合在一起,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心房内手术相关部位解剖结构,达到精准定位,让医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心房重建,最大程度地避免患者“吃”进放射线,缩短了手术时间,安全性更高。该术式的开展,不仅大幅减少患者射线损伤,也缩短了手术时长。此项技术的引进和开展,不仅集中展示了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射频技术的雄厚实力,更突出体现了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与服务精髓,获得业内的高度认可,更赢得广大百姓的高度赞誉。
作者
傅凌艳、李夏蒙、祝晓宇
编辑
左海亮、靳奎
监制
代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