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大约有亿根血管,其中,有几根血管对维持生命体征至关重要,它们与重要脏器相通,一旦严重变窄或完全堵塞,与之相连的器官就可能因此缺血,猝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今天,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周秀莉来和大家说说,血管为什么会堵塞,哪些人的血管容易堵塞,并告诉大家如何预防血管堵塞。
专家简介
周秀莉,主治医师,在医院工作10余年,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危急重症的诊治。
血管为什么会出现堵塞?血管堵塞与很多原因相关,其中,年龄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此外,与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以及慢性肾脏疾病,还有抽烟、饮酒等都密切相关。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血管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狭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代谢不了的血脂、复合糖类集聚、钙质就会存积在血管内膜。
慢性肾功能不好的病人,钙质沉积在血管壁(内膜),导致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斑块越长越多,逐渐导致血管堵塞,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在劳累、或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
血管堵塞后,会发生“中风”、急性脑梗死,以及冠心病、急性心梗等,猝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哪些人容易发生血管堵塞?·男性40岁以后,女性绝经以后。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相关,年龄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在女性因为有雌激素的保护,所以绝经以后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动脉硬化。
·有“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血管堵塞与大家平常所周知的“三高”以及慢性肾脏疾病密切相关。
·肥胖,多吃少动,缺乏有氧运动的人。血管堵塞与肥胖密切相关。
·长期抽烟、大量饮酒的人。血管堵塞与抽烟、饮酒密切相关。
另外,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的人,血管也容易堵塞。
这几类人群应监测血脂、血糖、血压,定期体检,做相应的血管检查,往往会发现存在动脉粥样硬化。
这几根血管最怕堵塞最常见的血管硬化有以下几根血管:
·颅脑动脉硬化,最常累及的是颈动脉,颈动脉堵塞与“中风”关系密切。颈动脉堵塞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或脑梗塞发生,病人一般会感觉头昏、黑蒙(俗话说的两眼一抹黑)、晕厥、说话含糊不清,一侧肢体感觉无力、麻木。脑动脉堵塞也会出现脑供血不足或脑梗塞,病人也会出现头昏、头痛,一侧视力下降、重影,半边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
·冠状动脉堵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冠心病,病人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胸痛一般位于胸骨中下段后或心前区,疼痛性质多样化,可以表现为压榨样、烧灼样、针刺样、紧缩感等,放射至下颌或(和)牙槽、肩背部、上肢等。
·主动脉硬化,最主要的后果是导致主动脉瘤形成,主动脉瘤破裂形成夹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动脉“劈”了,病人会出现前胸、后背、腹部等部位剧烈疼痛,不能耐受,若不及时就诊,病人可能很快出现休克。
·提到胸痛,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疾病“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就是肺血管堵塞,肺血管堵塞跟动脉硬化不能等同,与近期行外科大手术、卧床、产后、外伤(骨折)等相关,病人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嘴唇发紫、晕厥,部分患者有咯血症状。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建议积极就医,尽早诊治!
记住这几点远离血管堵塞·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血脂高的患者,都要积极控制好血压。
·控制血脂:高血脂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血脂一定要控制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控制在mg/dl以下,高危的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控制在70mg/dl以下。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糖,空腹血糖一般在7.2mmol/L以内,餐后血糖一般不要超过10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在6.5%左右。
·控制体重:肥胖的人建议控制饮食及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尽早戒烟:吸烟的人,建议尽早戒烟。
·缓解压力:压力大的人,保持好积极的心态。
·有氧运动:每周坚持做有氧运动,一般每周的运动不要低于分钟。
·合理膳食:饮食方面,建议大家低脂、低盐,糖尿病患者低糖饮食。低脂饮食就是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可以吃肉,但是要以瘦肉或鱼、鸡为主,尽量不要吃肥肉。低盐就是正常摄盐量每日不要超过6克。
医院心血管内科
周秀莉主治医师
邀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