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如何一步步堵塞的?
朋友们,问你个问题,你觉着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一的疾病是什么?在谈癌色变的今天,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癌症,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就《中国卒中报告(英文版)》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脑卒中是我国居民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原因,高于癌症和其他疾病。
咋一听,是不是觉着脑卒中好可怕呀,但是小编我要告诉你脑卒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脑卒中病人都会经历一个缓慢的血管病变的过程,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我们是有机会可以远离心血管疾病的。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动脉硬化、血管斑块形成是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抽烟熬夜、情绪紧张、焦虑不安,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一条血管从畅通到堵塞的全过程
1、血管内膜开始有物质沉积、增厚
管从管腔面向外一般依次内膜、中膜和外膜,正常情况下血管都是光滑、有弹性、便于血液流动的。
那么当我们的血管内膜开始变厚,有物质堆积时,虽然不会影响血液流动,但我们还是要警惕,血管已经开始出现病理性改变了。
处于此阶段的朋友,由于血管内膜的物质沉积对血液流动并没有影响,因此人们往往会忽视,但殊不知这一阶段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时机。
2、血管内皮损伤,脂质堆积
众所周知内膜是血管壁的最内层也是最薄的一层,极易受到损害。
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能够有效地将血管内皮下基膜、脂质等物质与血液分离开来。但是,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其表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时,血管就出现了缺口,脂质等物质就开始趁虚而入了,他们会在堆积在受损的血管内皮处,逐渐形成小的斑块。
同样的星星点点的小斑块也不会对血液的流动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也容易被人忽视。
3、血管出现斑块,管腔变小
血管内已经出现小斑块了,如果你还不加以注意,慢慢的小斑块就会变成大斑块。
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这些脂质垃圾在我们的血管壁上不断沉积,就会导致这些血管壁越来越厚,管道变细、血流速度减慢,就容易导致脏器的损害。
4、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
血管内膜在受到损伤后,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进了凝血酶形成。与此同时损损的内膜变得粗糙,从而使血小板容易聚集,主要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然后随着血流的缓慢,这些斑块脱落之后则形成血栓。
血栓的产生,对于已经狭窄的管腔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因为血栓加剧了对血管的堵塞,导致血流供应不足,极易猝死。
本文未标注的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撰写:Mandy
编辑:Mand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