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
丈夫被讹传牺牲,还被人在忠烈祠设了牌位,妻子便携着儿女改嫁他人,多年后,丈夫竟没有死,并费尽苦心地寻找妻儿...
这样曲折又反转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都显得些许离奇,而发生在沈醉的身上,则十分正常了。
沈醉二字出自李清照《如梦令》词中“沉(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沈醉的母亲罗裙擅长诗词,也给儿子取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她一手将儿子抚养长大,希望儿子能够善良正直,如名字一般尽兴而归。
她时常叮嘱沈醉,一个人可以不为官,但要会做人。
沈醉十分听母亲的话,也聪敏好学,不仅受到母亲文学的熏陶,又自幼习武,练得了一身好本领。
只是未如罗裙所愿,年,十八岁沈醉便在姐夫余乐醒的介绍下,进入了复兴社特务社,做了一名联络员。
沈醉
当时的复兴社刚刚成立,身为复兴社特务处处长的戴笠,十分需要忠实可靠的心腹,因此年轻又背景清楚的沈醉自然得到了戴笠的青睐。
戴笠初见沈醉就和他聊了长达一个小时,并告诉沈醉,他的儿子与他一般年纪,让他等儿子放寒假可以和他一起去南京游玩,临走时还给了沈醉一百块钱,让他在杭州玩玩。
受到处长的青睐,加上沈醉的天赋和努力,沈醉的特务之路畅通无阻,一路高升,并成为特务处年龄小,资历老的军统高层人员。
抗战时期,沈醉还曾参与刺杀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以及逮捕第三国际驻上海代表。
被称为军统三剑客和戴笠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沈醉,每日都游走在地狱与人间之间,他的手上沾满了鲜血,死于他手下的人也不计其数。
戴笠
虽然杀人不眨眼,每次任务都能圆满完成,但是沈醉的内心还是十分矛盾的。
他在执行任务时曾有一次在街上撞见了母亲,当时母亲罗裙刚从寺庙里拜佛回来,坐在人力车上,而沈醉的轿车正好撞到了母亲的人力车。
罗裙从车窗上望进轿车,竟看到了儿子,便喊了沈醉的小名。
担心被母亲认出,也怕暴露自己,沈醉矢口否认,并对着罗裙骂她瞎了眼,沈醉回家后,母亲还把此事当成了趣事给沈醉讲,说自己见到了和他很像的人,沈醉听后却很不是滋味。
他的工作早已违背了母亲的谆谆教诲,但是成特务容易,想要全身而退却很难,或许也正因为内心时常接受着拷问,沈醉才能够在后来戴罪立功,为祖国的统一给予帮助。
即便是每日刀锋舔血,沈醉还是难过美人关。
白云
他在一次任务中认识了一个化名为“白云”的女人,“白云”年轻貌美,化名为“陈仓”的沈醉血气方刚,很快二人便在一起了,并生了一个儿子。
“白云”在得知了沈醉的真实身份后,发现与自己的信仰背离,便离开他去了延安。
沈醉对此十分不满,多次给“白云”写信,并将儿子送给别人抚养,直到儿子十三岁时才被沈醉接回,而沈醉也一直和“白云”保持着书信往来。
直到沈醉再一次陷入爱河,遇到18岁的军统学生栗燕萍,他与“白云”的感情才画上了句号,而沈醉并不知道这个名叫栗燕萍女人将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栗燕萍原名栗翼鹏,祖父一直在长沙经商,积累了丰厚的家底,栗家家境还算殷实,只是栗燕萍有个不争气的爹,不思进取。
沈醉与栗燕萍
幸好栗燕萍的母亲知书达理,栗燕萍才能和弟弟妹妹们进入寄宿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而在栗燕萍十五六岁时,母亲便亡故了,就这样初中也未能毕业的栗燕萍便中途辍学,只得在家中照顾弟弟妹妹。
栗燕萍从小要强,在父亲娶了继母之后,尽管抗战爆发,她依然不顾战火逃离了这个令她失望的家庭,她前往长沙并考入了中央军官学校。
栗燕萍一直在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聪慧女性。
年,栗燕萍在湖南常德的特务训练班,遇到了教他们的教官沈醉。
栗燕萍貌美又聪慧,作为栗燕萍的教官,沈醉几番对栗燕萍表达爱意,沈醉虽武功了得,但却因年少母亲的熏陶,为人儒雅又风趣,二人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只是这样的爱情在当时的军统内部是不被允许的,两个人的爱意甚浓,很快便被发现了,无奈之下,沈醉便只得委托姐夫余乐醒帮忙。
余乐醒见沈醉的一片痴心,也不想看到小舅子经历爱情分离的痛苦,便向戴笠谎称沈醉与栗燕萍是娃娃亲,并没有违反军令。
戴笠本就十分看好沈醉,也不愿因此让自己与沈醉产生隔阂,便索性装聋作哑,顺水推舟的默许了二人的关系。
沈醉不久便与栗燕萍成婚了,并生了几个孩子,日子过得也算幸福美满,只是其中发生的一点波折,令沈醉从此不敢再带着栗燕萍出席宴席。
一年年会上,沈醉携着妻子栗燕萍出席了宴会,席间却看到戴笠一直盯着不远处在和别人谈笑风生的栗燕萍,沈醉突然紧张起来。
戴笠虽说是特务奇才,深受蒋介石器重,但却十分的风流甚至下流,不仅经常出入风月场所,喜欢猎艳,还喜欢公然霸占别人的妻子。
戴笠
他强占过杨虎的姨太太,而身为山海警备司令的杨虎面对戴笠的行径,却依然敢怒不敢言,可见戴笠当时的地位和权势。
而沈醉虽年纪轻轻已经身居高位,对戴笠忠心耿耿,心中却看不惯戴笠的这番强盗行径,沈醉也从未沾上特务身上常见的恶习,如吸烟,酗酒,玩女人等。
沈醉和戴笠在对待男女感情上是截然不同的。
身为特务多年,沈醉深知戴笠的性情,在此次宴会结束后,他尽量避免栗燕萍参加一切和戴笠相关的宴席。
直到后来戴笠疯狂地爱上了演员胡蝶后,沈醉才敢带着栗燕萍出席宴会。
沈醉很爱也很珍惜栗燕萍,这在他晚年的日记中就能看出,栗燕萍的小名为“雪雪”,这个“雪雪”经常出现在沈醉的日记中。
年沈氏家族合影
只是天不如人愿,年祖国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蒋介石的狼子野心不敌民心也不敌越战越勇的人民解放军,许多国民党内部人员开始逃往香港台湾等地。
沈醉在新任上司毛人凤的命令下,准备带着手下刺杀进步人士杨杰、陈复光等人,杨杰就住在沈醉的隔壁,和沈醉一家也有来往,就在沈醉和下属一起在家中布置暗杀行动时,沈醉的母亲将这一切都听得清清楚楚。
等沈醉属下离开,沈醉母亲十分失望地望着沈醉,并对沈醉责骂道:“你把杨先生杀了,明天你的儿女们问你,谁把杨伯伯杀了?你怎么回答?我这个做母亲的又怎么见人?……我不要你这个儿子,我马上走。”
沈醉本就看到国民党的衰落,又听到母亲如此失望的诘问,便放弃了刺杀计划,宁愿承受军统纪律的处分。
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但自己却被上司毛人凤命令坚守阵地,无奈之下,沈醉只得让妻子栗燕萍带着年迈的母亲和六个未成年的孩子一齐前往香港避难。
这个决定实属无奈,让一个弱女子带着老人和六个孩子,道路遥远又危险,沈醉一直为此自责不已。
不过沈醉还委托了一位也要前往香港的朋友照顾这一家老小,当时逃往香港的人众多,去往香港的机票也一票难求,为了确保这位朋友途中好好照顾家人,沈醉还托人买到了五张机票送给了那位朋友。
一到香港,沈醉的朋友便与栗燕萍等人分开了,幸好栗燕萍带着许多金银首饰,能保一家老小在香港衣食无忧的生活,安顿好一家老小后,栗燕萍便时刻等着沈醉的消息期待着和沈醉团聚。
沈醉
年十二月,号称“云南王”的云南省主席卢汉发动起义,将在昆明的许多国民党高官扣押,沈醉也不例外。
而自从戴笠去世后,新上任的毛人凤并不器重沈醉,并且时常排挤沈醉以及其部下以培养自己的心腹。
沈醉早已看清毛人凤的心思,并也过够了整日与死亡并肩的日子,他迫切希望祖国统一,及早能和母亲妻儿相聚。
于是沈醉在被扣押后,当即便让属下切断与上司毛人凤的联络,并告诉卢汉自己打算起义的决心,卢汉被他的决心打动,在起义书上加上了沈醉的名字。
栗燕萍在报上看到了沈醉参加起义的消息,又在12月21日终于收到了沈醉的电报,沈醉说已经参加了云南起义,不日便可以团聚。
这天正值栗燕萍的生日,栗燕萍收到电报后稍有安心,就等着沈醉来找她们同她们相聚。
沈醉
不过仅仅一段时间,家中便出现了变故。
沈醉除了那封电报外杳无音讯,而家中三女医院,四女儿又出了车祸,胳膊被撞断了。
异国他乡,遭遇了这些,身边又没有男人依靠,上有老下有小的栗燕萍的艰难可想而知。
栗燕萍原本打算让弟弟带着三女儿和四女儿回到大陆找沈醉,却因为这个变故不得不改成最小的女儿和有些痴傻的大女儿随着舅舅前往大陆。
而另一边的沈醉却被卢汉拘禁了起来,卢汉起义却前脚害怕国民党反动派的抱负,将本来打算拘禁的国民党西南绥靖公署主任张群送出境,后脚又怕没办法给解放军交代,便将中将游击司令沈醉当做了“被俘战犯”关押了。
沈醉(右)
得知沈醉被拘禁的消息后,栗燕萍对沈醉来接她彻底不抱希望,由于从事过军统工作,她对沈醉被关的消息看得十分悲观。
于是为了生计和家人,在年嫁给了一个国民政府的副团长。
云南被中共解放后,沈醉便被转移到了重庆歌乐山战犯管理所,后又被转移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这一关便是十几年,沈醉早已洗去一身血腥。
当初将母亲罗裙送去香港的时候,母亲对沈醉说并不想离开老家,不愿意死在外边。
但是时局复杂,而沈醉又站在风口浪尖,送家人远离危险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沈醉与同事
只是没有想到,母亲最终还是客死他乡,他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沈醉和一些前国民党党政军士被特赦,并和前满洲首脑一同安排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
沈醉在被特赦后,开始寻找家人的下落。
他立刻给在香港的家人写信,想知道家人是否都安好,也想要立刻将家人按照先前许诺的那般接回大陆。
只是他写出的信都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一封回信。
而栗燕萍嫁给唐如山后,二人经营着一个养鸡场,没有了过去时常的提心吊胆,日子也还过得去。
在收到沈醉的信后,对于改嫁一事她十分害怕沈醉会怪罪她,再加上以前沈醉杀人如麻的身份,所以栗燕萍迟迟不敢回信。
沈醉(左二)
直到沈醉在香港的好友找到栗燕萍,栗燕萍才给沈醉回了信,说了自己已经改嫁的事实。
沈醉依旧深爱着栗燕萍,便也以为栗燕萍改嫁是生活所迫,也在深爱着自己,便写信说自己不在意她改嫁的这段经历,只要她回到自己的身边就好。
沈醉还是没有等到栗燕萍的回信,但他后来找到了国内的小女儿沈美娟,而大女儿已经去世了。
见到小女儿的时候,沈醉的激动难以言表,他热泪盈眶地看着女儿,带着女儿游览名胜古迹,买各种美食,以弥补多年的亏欠。
后来栗燕萍耐不住沈醉多封信的催促,还是答应了沈醉的见面请求,约好国庆节见面,但最终栗燕萍还是失约了,她最终没有回到大陆。
沈醉在火车站等了两天,却没有等来昔日的爱人。
此时沈醉深刻地感受到物是人非这个词的含义,曾经深爱着的“雪雪”如今身边已经有他人相伴,也不再愿意同他有所来往。
沈醉与栗燕萍已经是过去式了,而栗燕萍却是支撑沈醉熬过艰难的关押生涯的期盼。
那几日,深圳阴雨连绵,如同沈醉的心情一样沉郁无比,他的期盼没了,生活下去的动力和支点也没了,他的人生如小说情节一般跌宕起伏。
大起大落后,他也终于死心,还好有小女儿时刻逗他开心,给了他人生中一丝光明。
沈醉后来听从小女儿的提议,开始相亲,并在年娶了女护士杜雪洁。
只是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当电视剧《红岩》在电视上播出,沈醉竟成了电视剧的原型,一个狠辣残忍的特务严醉。
沈醉与杜雪洁
小女儿开始因为沈醉的身份被同学排挤,又因为沈醉之前的身份而没有被大学录取。
沈醉对小女儿十分愧疚,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自己曾经的立场和做过的事,沈醉努力为小女儿争取,最终给女儿争取到第二年再考的资格,但女儿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想再继续上学。
后来沈醉又经历了文革,被拷打,精神和肉体都受到巨大的迫害,直到“四人帮”的倒台,沈醉才重获新生,恢复了起义将领功勋。
年,沈醉终于带着小女儿见到了自己一生最爱的“雪雪”,当栗燕萍哭着喊他别名“叔逸”的时候,沈醉泪流满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或许沈醉更能明白多少人命换来这次相聚,换来这小半生的和平。
沈醉与栗燕萍(左二)公园合影留念
台湾方曾派人邀请在香港探亲的沈醉去一处见面,沈醉便带着小女儿立刻返程。
临走时沈醉还给这些人写下了这几句话“喜未迷途,尚能知返。苦海无边,不敢再跳!回头是岸,岸在北京....”
如名字出自的那首诗一般,沈醉也曾不知归处,也曾误入藕花深处,但幸好,沈醉终究是兴尽归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