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基因疗法亮剑,逆转心脏遗传病

药明康德/报道

年,一个横跨大西洋两岸的法国-加拿大家系走入了心脏病学研究者的视野。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MartinS.Green教授携手斯坦福大学遗传学系J.MichaelCherry教授,通过对该家系整整五代人中所有患病者的样本分析,首次发现某些家族性心室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Syndrome)为基因突变引起,且患者会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肌肥大等症状。年,加拿大UniversityHealthNetwork研究员MichaelGollob博士,首次在分子遗传学层面锁定了一种基因突变类心室预激综合征的“元凶”:通过对多个家系患者基因测序,证实他们的染色体都存在PRKAG2突变。虽然这些研究成果来自北美学者,而心室预激综合征却是中国70%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的疾病诱因。

▲加拿大UniversityHealthNetwork研究员MichaelGollob博士

然而尽管PRKAG2心脏疾病的病因已确认十余年,却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依靠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颜彦研究组携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保亮研究组,在小鼠模型上利用CRISPR/Cas9基因治疗策略成功逆转了PRKAG2心脏疾病的主要指标。这不仅是PRKAG2基因突变患者的福音,更是人类首次运用CRISPR基因疗法治显性遗传心脏疾病,为心脏病诊疗方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相关研究成果也于去年在线发表在《细胞》子刊《CellResearch》之上。

颜彦在上海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克利夫兰心脏中心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冠心病内科保守及介入治疗以及心肌病等领域有多篇重要论文发表,于年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并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颜彦教授

基因剪刀手:逆转心肌糖原异常沉积之路

药明康德:请问您是通过怎样的契机投身于PRKAG2基因突变型心脏疾病的疗法研究?作为心脏预激综合征范畴内的一种遗传病分支,该疾病有哪些独特的症状和病理特点?

颜彦教授:几年前来自浙江诸暨的医院看病,他们都是PRKAG2基因突变患者。虽然经过多种治疗方式的尝试,这对母子最终仍然不幸离世。基因突变先天性代谢疾病的致死致残很高,面对病人的痛苦和现有医疗手段的匮乏,临床医生常常感觉到无奈;但正是医学的局限深深触动了我,并激励我们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实现临床治疗的突破与创新。

PRKAG2心脏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PRKAG2基因编码单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γ2亚基。AMPK即单磷酸腺苷(AMP)激酶,被誉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它既有短期的能量代谢调节作用,也有长期的基因转录调节作用。AMPK的亚单位几乎可以在所有代谢器官内表达,虽然目前人类对其庞杂生理作用的研究还在初始阶段,但该激酶已经成为糖尿病、肥胖等多种代谢疾病疗法研究的重要靶点。

▲AMPK庞杂的生理功能(图片来源:wikispaces.







































中医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yy/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