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首例药物球囊扩张术
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
刚下的心脏支架又堵了?高龄患者来院寻医
近日,一名83岁男性患者因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来到我院。
据了解,患者3月前曾因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置入支架2枚,没想到3月后,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却再次复发,在该院行冠脉CTA检查后,考虑支架内再狭窄。
再次踏上求医之路的患者慕名来到我院,希望王东琦教授带领的心血管介入团队能够为他解除病痛。经心内团队详细检查发现,该患者前降支中段75%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75%狭窄,回旋支原支架内%狭窄,右冠脉发育细小,且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左侧回旋支巨大,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王东琦教授建议患者前往总院进行药物球囊治疗。但家属表示,充分信任东院的介入团队,坚决要求在东院进行治疗。
全力以赴,为生命加速,为患者减负
在东院区,有交大一附院专家力量做后盾,医疗技术上有着充分保障,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此次心内科为患者制定的手术方案中,药物球囊不可或缺。
药物球囊作为特殊的医疗用品,此前由于价格昂贵,不可报销,所以临床应用机会不多,介入中心并没有配备。心内团队提出,3月15日,药物球囊已经进入国家集采范围,降价50%,由原来的2.5万直降至1.2万左右,而且报销40%,医院能够开通采购绿色通道,让患者使用上集采后的药物球囊,可以减轻的患者很大的经济负担。
好的治疗方案要精益求精,好的政策也要充分为患者争取。心内科第一时间把情况紧急报送院领导后,很快得到院领导的认可,并迅速安排有关部门开启绿色通道,组织有关部门按流程落实采购事宜。在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仅3天,药球便通过SPD到达介入中心。
专家护航,予我一份信任,还您一份健康
6月22日9时,王东琦教授团队准时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为支架内%狭窄,狭窄长度大于45mm,加之回旋支病变成角、迂曲,根据报道该类患者手术成功率低于20%。
但王东琦教授经验丰富,手术室内,他指导团队刘世宏主任医师、李邢婷副主任医师开展手术,仅在1个小时左右便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患者未诉任何不适,术后心绞痛的症状消失,仅三天便好转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
治疗前后对比图
健康小知识
做了支架,为啥还会再狭窄?
支架内再狭窄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并不少见。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内再次动脉粥样硬化和增生,少部分是因为支架内血栓。
首先,支架置入冠脉后,暴露的金属异物因为损伤炎症反应等,可能会出现再狭窄,甚至闭塞。所以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一般应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一年,后续需要终身至少继续口服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其次,冠脉支架只是暂时解决了冠脉狭窄的问题,并不是根治了冠心病,造成冠脉血管狭窄的病因还持续存在,仍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增生,导致支架再狭窄。所以冠脉支架术后应继续严格服用原心血管药物,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概率更大。如果不控制好这些心血管的风险因素,继续吸烟酗酒,支架就等于白装了,早晚会再堵死。
最后,下面一些人群本身就属于支架再狭窄的高危人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干病变支架者,放置长支架、多枚支架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放置支架的患者等。对于这些高危人群,一定要正规服用心血管药物,一年后是否继续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需综合评估心血管风险和出血风险决定。
所以,冠脉支架手术并不是冠心病治疗的结束,而是新的治疗的开始,必须严格按照心血管医生的要求服药,防治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的形成。
什么是药物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近年来,出现的药物球囊是治疗再狭窄病变的一种选择,药物球囊的意思是球囊表面带防止再狭窄的药物,在再狭窄病变充分扩张后应用药物球囊将药物释放到病变部位,再将球囊退回,在避免再狭窄的同时避免了再次置入支架。在国外的研究当中已经证实了药物球囊的疗效,通过实验证实,应用药物球囊后发生再狭窄的几率为7%,而再次置入支架后为20%。虽然药物球囊不能%避免再狭窄的发生,但是对部分患者减少了体内支架套支架的几率,给患者带来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出诊信息
撰稿
刘世宏
编辑
王馨
审核
刘世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