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榜样青春不医院外科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周年。全县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以奋斗之名勇担时代之责,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下面小编为大医院外科护士长朱郁涵的青春励志故事。

快来跟团团一起看看吧!

在年的春节期间,有一种形状像花冠而得名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它打破了我们平静而美好的生活,开始肆虐武汉,蔓延全国,一时间惊恐抹除了欢笑,哀愁替代了喜悦。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疫情防控总体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还记得年的大年初一,一则紧急通知唤回了已经在家团聚的我们,医院作为医院,第一时间投入全部医护力量,紧急成立了传染病区、发热门诊、留观病区,医院门口及科室入口设置预检分诊。作为前沿哨点,医院最重要的关卡,承担着所有进院人员的筛查和分流,我们每天戴着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不厌其烦的问诊、解释、登记、分流。面对个别患者的质疑和不解,我们总是浅浅一笑,重复解释,直到患者释疑。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是:测体温、帮助来院人员填写首次扫码信息、筛查、分诊;每天说的最多的话是:您是哪里人?您有没有接触过从疫区来的人?您近期有没有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情况。一次次,一句句,即使每天要重复成千上百次,我们也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疏忽,因为我们深知身上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就这样,一天天坚守着,一个班6小时站下来,腰酸背痛,嗓子干哑到说不出话来。但是大家都紧咬牙关,坚守岗位,无一人退缩,因为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疫情不退,决不言弃!

年3月14日,接到省卫健委通知,我将与本院其他5位老师一起医院参加归国人员集中隔离筛查工作,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既兴奋又不安,兴奋的是我也可以在疫区一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不安的是担心父母、孩子,我不在的时候生病了怎么办,也担心防护不好感染了怎么办。很快,这种不安情绪被我老公打消了,他非常支持我,他说:“你正值青春年华,医院的护理骨干,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我保证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同事朋友也说:“去吧,这将是你职业生涯一次特殊的经历,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我深知这份荣誉的背后承载多少危险、多少艰辛,然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习总书记指引我们说“青年们在新时代的抗疫战场上应该担当有为,应该为勇夺胜利贡献力量”!彼时,疫情当下,组织召唤;而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作为80后的我,绝不是娇滴滴的一代,更不是时代的观众和看客。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出一份绵薄之力,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样的青春才有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于是,我坚定的踏上了逆行的征程。医院,经过三天的紧张培训,3月20日早上,我们全体进入了战斗状态。我被安排到接机组,凌晨四点就起床,开始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虽然之前经过了紧张严苛的“战前”训练,自我感觉穿脱防护服练习的还不错,但临近上“战场”,我还是有些担心,怕护目镜起雾,怕口罩不严实,怕手套、脚套破损。6:30,防护组的老师再三检查没问题后,我们全副武装上车去了机场。到机场后,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气温极低,我的护目镜起雾了,什么都看不清,一时间,紧张、焦虑袭上心头,尽管外面寒气袭人,而裹在防护服中的我已是热汗涔涔,因为等归国人员上车后要清点人数、核对信息,可是眼前一片朦胧,根本分不清男性女性,幸好在其他战友的帮助下,我将他们安全带回了隔离点,顺利完成了接机任务。

当日按规定流程安排归国人员入住后,我们在隔离点后续的工作其实是单调乏味的,每天清洁、消杀、发餐、收医废、健康监测、核酸采集,填写各类记录本。这些平时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工作,看似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但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行这些操作,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们不仅仅要保护隔离人员的安全,也要保护好自己,严防职业暴露。记得第一次上早班,我穿着防护服拖完长长的走廊,全身是汗,呼吸不畅,护目镜又起雾了,憋的实在难受,想想还有4个小时才下班,还有12天才进入隔离期,就觉得好煎熬啊。但我告诫自己,再苦再累都要坚持,我应该也必须完成工作任务,在不断的自我调适下,我渐渐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我们与隔离人员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我们称这些归国游子为“家人”,每天在群里与家人们聊天,千方百计解除他们的孤独和忧虑,竭尽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馈,解除隔离之际,隔离人员为我们送上了锦旗和感谢信,各级领导也对我们工作大加赞许,这一切都让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隔离结束那天早上,我目送着他们一个个踏上返乡的征程,看着离去的背影,心里竟有些不舍。特殊的经历总能带给我满满的感动,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而逆行抗疫对我就是一次最好的“成年礼”!

时光流转,疫情未退。兰州新区之行一年后的年3月13日,是个礼拜天,晚6点,接到市卫健委指令,我和本县其他20位老师又被紧急抽调远赴白银市景泰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没有时间思考去还是不去,一声令下,便简单收拾行李,迅速集结到位,3月14日凌晨6点,便与平凉市其他县区抽调的人员一行50人组建成平凉市援景医疗队出发了,被人们称为“大白”的我们,再一次开启了保驾护航的列车,眼看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我们仍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服务的浪潮之中,只为带来一片安宁、一片晴空万里。

到达景泰后,已是下午4点钟。我们这次工作的地点是景泰县临时建成的方舱隔离点,这个隔离点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盖起来了,我们去的时候工人们还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安排好住宿后,晚上队长就组织我们召开会议,紧锣密鼓的安排工作,由于我们之前都有兰州新区隔离点的工作经验,所以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与崆峒区、静宁县来的老师配合的也很默契。我们这次的工作主要是接收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来景人员,以及大桥村确诊病例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做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完善隔离、解除隔离人员档案,上报核酸采样信息,保证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的健康状况。我们工作期间一共接受隔离人员近人,每天双采双管核酸标本近份,完善信息,录制体温,送餐收餐,打包垃圾,运送垃圾,环境消杀,都是我们做的。而且隔离区很大很空旷,地面全是土路,风沙又大,每班6小时的工作干下来全身都湿透了,手上是褶皱,脸上是压痕,护目镜满是雾水,有时鞋套也会磨破。本想着下班回到宿舍就可以好好休息了,可我们住的是活动板房,隔音保温效果差,景泰又每天都是沙城爆天气,常常是在深夜,我们蜷缩在随风晃动的活动板房里,陪伴着我们的只有彻夜的狂风呼啸,心无旁骛地安静休息对我们而言真是一种奢望。但听到隔离人员和当地的工作人员说一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时,感觉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有大家的信任与支持,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所以我们再苦再累都一直坚持,最终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驰援任务。

漫长而反复的抗疫经历,考验着我们的身体,但不能击垮我们的精神。在景泰,医院的徐红霞老师有感而发,为这次景泰抗疫之行做了一首诗,现与大家分享:黄河之滨疫魔行,陇东河西隔断尘。城见远山风沙漫,眸凝近景白衣行。乡音流转烟波动,弃笔从护心意盈。且将印痕做粉黛,换得枝头满园春。疫情无亲,人间有爱。景泰县的人民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激之情,景泰县诗词楹联学会也由此发起了“讴歌英雄人物,弘扬先进事迹”的活动,与之呼应,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陇原血脉一家亲,千里驰援显爱心。不舍临危担大义,更将逆起奉慈仁。汗侵白褂淋漓见,颊印红痕格外深。且看清零安泰日,满园锦绣艳阳春。漫长的黑夜替代不了黎明的曙光,猛烈的风雨阻挡不了灿烂的阳光,可怕的疫情也压垮不了中华儿女!青春不息,奋斗不止。我们将以青春的名义出发,担当奉献,勇毅前行,不负青春,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共克时艰,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征程万里风正劲,宜趁东风马蹄急”。作为一名护士,她担当奉献,勇毅前行,不负青春,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用责任担当,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的誓言。

END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yyxxgnk/10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