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股冷空气在路上了!
(今天中午,小编似乎还看到杭州下雪了呢~)
虽然感觉和头皮屑差不多
这次的冷空气,是个狠角色。
“浙江省气象台也继续发布冷空气消息
目前北方有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预计冷空气将自北而南先后影响我省。冷空气影响时,全省有一次明显的降温和大风过程,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可达5-7度。浙江沿海海面和内陆平原地区分别有8-10级和6-8级的偏北大风。预计今天最低温度西部山区0到-2℃;浙南地区4-6℃;其它地区1-3℃。
”杭州市气象台说
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杭州
杭城的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可达5到7度
并伴有6-7级阵风8级偏北大风
天气一冷,多地流感样症状病例就诊水平明显上升,同时,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为这一时段的高发病,医院迎来就诊高峰。
专家提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经常通风换气等,有利于控制流感的传播;对于老年人来说,做好颈部等部位的保暖工作,则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医院接诊忙
幼儿、老人成焦点
浙江大医院年的就诊人次突破万,比去年增长21%。11月以来,浙大儿院两个院区就迎来就诊高峰,月均门诊破31万人次。进入1月份,单日门诊总量仍维持在上万人次。
浙大儿院门诊部主任汪天林说,进入冬季,流感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四大病毒都很活跃,加上二孩政策放开后新生儿人数大增,学校、托儿机构甚至家庭内孩子交叉感染都是疾病高发的原因。
在浙江大医院急诊中心,往常每日的接诊量为人左右,急诊中心主任张茂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中心的接诊人数较平时增加了两三成。医院的儿科、呼吸科门急诊量也有所上涨,发热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
13个月的宝宝高烧39.8℃不是感冒而是“幼儿急疹”童女士的女儿刚满13个月,几天前,孩子突然发起了39.8℃的高烧,一家医院检查。医生依据检查指标判断孩子得了感冒,急需治疗,并建议挂吊瓶。
童女士认为,孩子只有发烧一个感冒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最好以冰敷等物理方式降温,药用多了也不好。于是要求医生开了儿童专用退烧药和冰敷贴后就回了家。但回家后,孩子一直反复发烧,当天夜里9点孩子体温降到36.8℃之后,10点30分又烧到39℃,11点03分降到37℃,凌晨三点又开始烧起来了。
就这样折腾了一晚,童女士和丈夫医院跑。最终,孩子打了两天的抗病毒针剂退了烧。正当全家人都以为孩子病好时,一件令人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退烧的第二天,孩子面部、脖子和胸口冒出大量粉红色的疹子。医院,医生结合孩子之前的发烧症状判断,孩子得的是“幼儿急疹”,之前的发烧并不是普通感冒,而是“幼儿急疹”的前期症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幼儿急疹,很多孩子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曾因为幼儿急疹误当做感冒来治疗。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也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典型的特点是,突起高热3~4天,体温可达39℃~40℃,热退疹出,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色素沉着。
幼儿急疹前期发热症状,极易与普通感冒发烧混淆,甚至连查血指标也与病毒性感冒查血指标差不多。正因为这些原因,不少幼儿急疹患者在高烧期间被当成普通感冒治疗,病情确诊也是等到孩子退烧出疹后才被确定的。
幼儿急疹这种病没有什么特效药,也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比如,让孩子好好休息,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定时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多给孩子喂些开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孩子体温如超过38.5℃,可用退热药剂,防止出现高热惊厥,一旦出现惊厥应立即就医。
孩子持续发热三四天后,体温退了,身上会看到一些皮疹出现,其皮疹呈淡红色、针尖大小,最先见于躯干,然后延及全身,躯干最多,颜面、颈部也可见到,1~2天即可消退,退后皮肤上不留斑痕,家长不用担心。
除此之外,低温天气,电瓶车事故、危险作业等带来的各种意外伤害也频繁出现。
医院整形外科李金晟主任医师说,按照往年经验,气温骤降引起被搅面机搅伤、电锯锯伤等手外伤患者会明显增多。“一方面是气温较低,干活时手不够利索;另外,凌晨作业人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而在老年患者较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们则遇到了不少血压波动的患者。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吴静说,最近坐诊时,碰到不少血压不稳,甚至感觉头晕的老年人。“一上午10个高血压病人里有三四个都有波动的情况,病人自己却没感觉。”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危险的。血压升到mmHg、mmHg的时候,很多老年人没有觉察,一激动或一受凉,血压就容易进一步升高。”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吴静说,平时中心8点开门,很多老年人7点左右就到门诊外等候,站久了头颈部会受凉。“颈动脉是容易被忽视的保护部位。早晚温差大,气温较低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就易引发颈动脉狭窄。”
此外,年关将近,亲友间的聚会、酒席也越来越多,消化系统疾病也往往是这段时期的多发病。浙江大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张茂告诉记者,近期急诊中心就接收了不少这样的患者。
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蔡小琴也有同样的看法。“一到过年,很多人爱吃坚果,但这种油脂类食物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糖,冬天运动量又少,食用过多坚果,除了带来消化方面的问题,对血糖和血脂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蔡小琴说,管好自己的嘴,是减少此类疾病发生的一大关键。
讲卫生、护颈部
抗寒保暖措施多
面对寒冷天气,做好预防保健措施是关键。
对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专家建议,防护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同时,做自身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幼儿园、学校出现感染病例应及早采取隔离措施,切断传染源。要注重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疾病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医院就诊,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当服退热药后体温不降或精神状态医院就诊。
对于危险作业带来的意外伤害,专家提醒,一旦受伤不要慌张,手部的出血大部分可以通过局部加压包扎达到止血效果,如果确实出现难以压迫控制的出血,可以用止血带在上臂的中上部结扎止血,但要做好时间标记,转运过程中每一个小时要放松3~5分钟,拨打急救电医院治疗。
“对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保暖工作。”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吴静说,天冷时最好戴帽子,穿高领衣服,或围上围巾,做好脖子部位的保暖工作。早上不要过早出门,出门可在上午七八点之后,晚上尽量不要出门,避免受凉。
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则需规律用药,定期做好自我监测。“清晨点、晚饭点血压容易出现波动,可在这两个时间段测量血压。”吴静说,一旦发现血压高于mmHg,一定要及时就医。
此外,各个年龄段的人还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既增强体质,还要尽量避免锻炼中低温天气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像冬泳、户外长跑等运动,就需要根据自身体质,量力而行。”浙江大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张茂说。
记者:浙江新闻客户端唐梦霞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