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花红柳绿。在这个播撒希望的季节里,在普洱市卫计委领导的关心和组织安排下,在承载无数希望的期待中,浙江大学普洱市卫生计生系统高级管理人才研修班于年5月2日在美丽的浙江大学拉开了帷幕,在短短的八天培训时间里,我们有了满满的收获。那种朝气蓬勃的重返校园之情心生浮现,那种满怀精神食粮的立足岗位、勇于拼搏的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一个瞬息变化的时代,许多的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只有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更好为医疗服务、为患者服务,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次学习要感谢普洱市卫计委搭建的良好学习平台,感谢承办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老师的精心筹备。说真的,能有机会在人间天堂杭州聆听各位教授、专家的授课,我们感到很幸运、很自豪、很满足。
根据研修班课程安排,此次培训,课题精彩,既有医改形势、政策分析解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级诊疗工作开展,又有团队建设、干部管理,管理智慧;以及医疗人性化服务,中西方文化医学的碰撞,医院实地考察学习等等,让学员们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考察,还有互动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我们知道现代化卫生计生系统的管理,关键在于要塑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卫生计生系统的发展,重点需要通过管理来实现。这次研修班提升了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特别是在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控制与协调能力、解决管理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强化与提高,有益于提升管理绩效。通过这次研修班的培训对提高我的综合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推进作用,结合实践,培训针对性强,目标明确。
从两方面谈谈此次培训的感受,第一方面是理论学习:
首先通过《医改形势、政策分析及解读》让我了解了人的需求无止境,医改亦无止境。国家医改的历程通过医疗基本制度的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不断探索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在改革中要三医联动,做好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要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进行一致性的评价,完成两票制,完善人事薪酬改革。并设定好医改之战略,医改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做好正确的功能定位。第一这个区域要多少医疗服务机构,体系搭建怎样才合理,高效,确保它是一种有效机制,能使医疗机构高效运转;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的主要生产力的作用;第三做好政策层面的相应保障;第四还要应用好战术,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不能单兵突起,如何调整药品零差率,如何协调医疗服务价格与医保的关系,怎样去支付?怎样规范药品采购,价格差额,怎么去处理与地方同期财政的关系?这些都让我有了思索的空间。
其次学习《浙江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分级诊疗工作开展》与《浙江基层综合改革举措与经验分享》,通过浙江省的具体情况,浙江医疗服务基本情况,让学员了解了浙江医改“三步曲”与“协奏曲”,医院综合改革“五环联动”,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财政投入政策,对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医院的运行管理。举实例,介绍符合浙江特色的“双下沉、两提升”的医改措施,让我们对医院改革有了借鉴的依据,学习其优质经验,结合本省本市实际情况、接本源、实事求是、减少走弯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基层,推进社区责任医师签约服务;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建立全人全程的健康理念,实现人民福祉,健康中国,在五大领域,完成六项支撑。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做好深化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法制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完成三条主线的交融,政府有健康制度体系、社会有社会支持体系、技术用专业服务系统,共同完成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
第三老师讲述的《领导干部管理心理学》与《博弈论与管理智慧》让我们了解何谓人才?人才的分型,如何达到健康、积极的人生,用挫折理论、冲突理论、人才理论、PAC人际交往心态理论去生活。并且运用博弈论去研究理性的人之间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如何做好竞争与合作,学会换位思考,遵循博弈规则即遵守法律、道德、规章制度、惯例等,正确传递信息,学会学习、领悟、思考,让生活变得有智慧。
第四学习《团队管理与有效沟通》、《医患沟通与医疗人性化服务》、《新时期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伦理基石》、《医院品牌危机管理》让我知道团队的意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会使整体的绩效远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把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找到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坚持赢取胜利。即使经历失败也不放弃,失败后更加努力。作为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的责任、人性化的服务。加强沟通,用别人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使沟通更加通畅,工作更加顺畅。正确去处理医患关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坚定人道宗旨,坚守神圣医业。医者必须是一位实用科学家、一位工程师、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患者的服务者,我们要时刻牢记医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通过建立情感账户,与患者建立和谐伙伴关系,建立口碑和声誉。当这些事情都做了,还有不理想情况发生,我们就得去直面危机,危机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我们需冷静分析形势,权衡各方利益格局;对上要有及时报告,对下要立即行动,对内要有联动,对外要有事实发布,我们快讲事实、重讲态度、诚讲措施、慎讲结论,通过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和面对媒体,应对危机。
第五《医院》与《中西方文化碰撞之医学实验田》让我们感受到如何让痛苦的地方、冷冰冰的环境变得有温度、有喜悦。用人文的医改,去修复医学创伤,柔化医患矛盾。医院,医院;让员工发自内心的医院的文化,内化于心,虚化于制;外化于行,实化于绩,争做治病治人、治病用心的“三级甲等医生”,主动关心病人、关心员工,服务先行,加强信息化建设,医院发展。
第二方面,在医院实地考察中的感悟:
通过对浙江大医院、浙江大医院、浙江大学医院这三医院及全球JCI医院的学习,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差距,我们还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医院的管理核心是什么?“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让员工安心、舒心、有动力;让员工学会换位思考,亲自感受就医体验,加强服务意识。医院就自身现状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有前瞻性、符合病人流量变化,尤其在感控管理上尤其用心,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合理、有序收住患者,让每一位住院病人获得同等条件的医疗服务,全院床位统一管理调配,立体收住患者,充分利用院内资源,发挥床位资源最高效利用。ICU、急诊、重症病人、复杂、大手术病人先行收住,让危重、疑难患者积极救治,提高救治水平,提高专业技术含金量;医院成为患者“希望与重生的灯塔”。专科病房的上下楼层或学科有交叉,同一医生的择期手术;病情较轻的病人安排在同一楼层,方便医生管理。而择期患者住院实行预约制,入院集中检查,方便病人。减轻病房医、护工作量,医、护全员参与,协同工作。
第三、实行门诊、辅助检查中心化预约,让患者有计划安排就诊和检查时间,方便患者,避免拥堵。
第四、实行科主任管理下的Attending负责制(主诊医生负责制),由一名Attending、一名Fellow和一至二名住院医生组成,负责病人从门急诊就诊到住院诊疗,直到出院随访的医疗诊治全过程,形成一站式服务,系统为患者服务、协同治疗、高效有序。并完成对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任务。
第五、医院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都很低,高效运转。医院平均住院日(6.77天)、药品比例(29.50%)国内最低,有很多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第六、医院就提出“门诊不输液”,倡导规范使用抗生素,对药品、输液及抗生素的使用加强管理、合理规范。严格用药指证,信息系统辅助控制药物使用,药事委员会加强监控,临床药师查房、审核规避、减少风险。一定要输液的,要填写规范的输液申请单,批准使用。
第七、术业有专攻,临床上使用“医疗辅助新角色”,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面提升临床效率和效果。即推出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医师助手、口腔卫生师、康复理疗师、营养师。完成高级专科护士(APN)使用,如静脉治疗护士、精神卫生护士、心血管专科护士、脑卒中管理护士、疼痛管理护士、危重医学科护士、糖尿病专科护士、伤口/造口/失禁护士、健康促进护士等。提高运行服务效率,完善专人、专岗的服务支持系统,有病房秘书、发送调配部人员、送药送物到病房人员、护工培训人员。让医院高效、有序运转。
第八、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本着创新、携手、共进的原则,与国内、国外大型、医院合作,加强学习,多学科、多专业联合,共同提高。以丰富人文内涵、推动技术发展、医院品牌。
第九、做好服务创新,运用好“互联网+”:1、远程移动医疗、云医院解决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合理,及部分浪费的现象,医院提升。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自由联盟的方式整合区域内各类医疗机构的资源,建设区域协同的智慧医疗平台。推进了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下沉,促进省内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为大众提供更优质、便捷、安全、高效医疗健康服务。2、内部流程改造,改变医疗服务流程繁、节点多、排队多、就医时间长的问题,缓解看病就医问题,对医疗服务流程行移动智慧化改造。完成的模式是:线上线下结合(O2O);移动支付+全流程信息引导。完成途径为:多种方式互补,包括支付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