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一科成功开展我院首例冠脉血管内超声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日,在王强主任的带领下,心内一科团队成功实施我院首例血管内超声(IVUS)导引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精准介入治疗迈上了新的台阶。

 据悉,今年65岁的女性患者刘某,因“间断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1周”入院。入院后首先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前降支根部弥漫性长病变,狭窄约90%伴钙化。由于病变涉及左主干,需要精准定位及测量管腔直径,且造影后显示冠脉钙化较为严重,可能造成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估计有偏差,为帮助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王强主任决定借助血管内超声(IVUS)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重新评估。

        

  术中,王主任将血管内超声(IVUS)探头送至病变部位详细检查,发现病变管腔面积仅有1.80mm2,斑块负荷96%,伴钙化,左主干远端可见软斑块,行PCI治疗后复查IVUS示:支架直径与血管直径相适宜,支架贴壁良好,膨胀良好,病变被完全覆盖,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效果良好,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

                  

                 

 王强主任介绍说: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一直被视为诊断冠脉狭窄的“金标准”。然而血管造影只能反映血管腔造影剂充填的轮廓,对易损斑块无法准确判断,IVUS技术是沿指引导丝将头发丝般粗细的超声探头送至冠脉病变远端正常段血管,探头返回时以0.5mm/秒的速度自动回撤至病变近端正常血管段,回撤过程中在血管腔内进行°扫描,收集所经过血管段横截面图像信息,显示屏清晰显示心脏血管结构和病变。这样一来,医生就可以根据病变的形态、成分等因素来精准指导治疗。如:选择支架的尺寸、决定扩张的力度、支架放置的位置等。同时,术后还可通过血管内超声判断支架是否充分扩张、贴壁是否良好,评估病变覆盖是否完整等判断手术效果,达到精准治疗,由于IVUS只能对某一处血管段进行测量而不能同时显示冠脉系统的全貌,所以IVUS也不能完全取代CAG,二者相辅相成。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精准介入治疗迈上了新的台阶。

                     

专家简介

王   强

职务:

牡丹医院(医院) 心内一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

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

学术地位:

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牡丹江市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牡丹江市心脏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等

技术特长:

从事心血管内科治疗工作20余年。特别擅长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急重症心力衰竭及顽固型高血压的救治;能够熟练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心脏介入治疗。

科室优势:

院内拥有德国进口西门子介入设备;主动脉反搏仪器;科室设有独立的动态心电工作站、动态血压工作站,并配有CCU(心脏重症监护室),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系统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科室充分应用国际最新的医疗技术,始终坚持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立急诊PC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绿色通道,为挽救急性心肌病人提供最快、最优、最佳的治疗方案。

特色项目:

目前已全面开展心脏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起搏器植入术、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术(IVUS)等其他介入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同时,我科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及房颤的诊治;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衰及心脏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有丰富的抢救经验。

携手附属二院相约健康未来

牡丹医院(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1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