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肾前性AKI为最常见类型,由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所致;肾性AKI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最常见;常有明确的肾缺血(如休克、脱水)或肾毒性药物(如肾毒性抗生素)或肾小管阻塞(如血管内溶血)等诱因,临床上以肾小管损害为主(尿钠增加、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肾后性AKI尿路梗阻导致;进展期和维持期出现三高三低:高钾、高镁、高磷血症(主要原因是从肾脏排出减少);低钠、低氯(主要原因是水排出减少而出现稀释性低血钠、低血氯)和低钙血症(高磷=低钙);急性肾损伤时尿液诊断指标:很关键的一个表格一定要记住掌握!!!
注:肾衰指数=尿钠/(尿肌酐/血肌酐);钠排泄分数=(尿钠/血钠)/(尿肌酐/血肌酐)治疗:(1)并发症高钾血症的处理(注:内科观点钙剂不能降低血钾;但是9版外科观点钙剂能够降低血钾;做题时请注意)高钾血症是AKI的主要死因之一,当血钾6mmo/L或心电图有高钾表现或有神经、肌肉症状时需紧急处理;措施包括:①停用一切含钾药物和(或)食物;②对抗钾离子心肌毒性:10%葡萄糖酸钙稀释后静推;③转移钾至细胞内: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伴代谢性酸中毒者补充碱剂,既可纠正酸中毒又可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5%NaHCOml静滴);④清除钾:口服离子交换树脂,从胃肠道带走钾;利尿剂(多使用袢利尿剂以增加尿量促进钾离子排泄,急症透析[对内科治疗不能纠正的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应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2)合并代酸的治疗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选用5%碳酸氢钠-ml静滴;对于严重酸中毒病人,如静脉血HCO3-12mmol/L或动脉血7.15~7.20时,纠酸的同时紧急透析治疗;(3)肾脏替代治疗(RRT)包括腹膜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腹膜透析无需抗凝和很少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适合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但其透析效率较低,且有发生腹膜炎的风险,在重症AKI已少采用;血液透析优点是代谢废物的清除率高、治疗时间短,但易有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和症状性低血压,且需要应用抗凝药,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增加治疗的风险;CRRT血流动力学严重不稳定或合并急性脑损伤患者,应用CRRT更具有优势;RRT应用指征:预计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7.2)、高钾血症(K+6.5mmL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等)、积极利尿治疗无效的严重肺水肿以及严重尿毒症症状如脑病、心包炎、癫痫发作等;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史(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3个月,即慢性肾炎综合征)+多系统表现(消化系统如恶心、呕吐,血液系统如贫血、出血倾向等)+血肌酐升高=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毒素:小分子物质:尿素氮最多;中分子物质:甲状旁腺激素(PTH)最常见;大分子物质:包括核糖核酸酶、B2-微球蛋白和维生素A;慢性肾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水中毒、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和低氯血症、低钙和高磷血症、高镁血症(三高三低两中毒)临床表现:人体各个系统都会出现异常的表现;(1)呼吸系统:由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此时肺部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2)胃肠道系统:消化系统症状通常是CKD最早的表现;(3)血液系统:肾性贫血、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倾向;肾性贫血主要由于肾组织分泌EPO减少所致,故称为肾性贫血;晚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有出血倾向,多与血小板功能降低有关;血栓形成倾向指透析病人动静脉瘘容易阻塞,可能与抗凝血酶III活性下降、纤维溶解不足有关;(4)神经肌肉系统症状;(5)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继发性甲旁亢(血PTH升高);慢性肾衰低钙继发甲旁亢,骨钙流失入血补充血钙,发生病理性骨折,易发生在肋骨;(6)骨骼病变慢性肾衰竭出现的骨矿化和代谢异常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包括高转化性骨病、低转化性骨病和混合型骨病;以高转化性骨病最多见;高转化性骨病:主要由于PTH过高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引起骨盐溶解、骨质重吸收增加,骨胶原基质破坏,而代以纤维组织,形成纤维囊性骨炎,易发生肋骨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骼囊样缺损(如指骨、肋骨)及骨质疏松(如脊柱、骨盆、股骨等处)的表现;低转化性骨病:主要包括骨软化症和骨再生不良;混合型骨病:是指以上两种因素均存在,兼有纤维性骨炎和骨软化的组织学特点;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骨病(DRA):只发生于透析多年以后,可能是由于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沉积于骨所致,X线片在腕骨和股骨头有囊肿性变,可发生自发性股骨颈骨折;治疗:贫血的治疗如排除失血、造血原料缺乏等因素,透析病人若Hbg/L可考虑开始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避免下降至90g/L以下;Hb上升至-g/L即达标,不建议维持Hbg/L;
每周更新
考研资讯+经验贴+知识点讲解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