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教授课题组投稿
染色质在细胞核中折叠成高度复杂的三维结构,并且在细胞分化增殖等过程中被动态调控。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如Hi-C等可以捕捉基因组范围的高分辨率染色质相互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维基因组和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最高的癌症之一,与肺癌相关的组学研究涵盖基因组、表观遗传学、转录组和蛋白组等,但与三维基因组相关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直接采用临床癌症样本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证明了用少量细胞(1×10^4)的Hi-C实验研究临床肺癌样本三维基因组的可行性(图1)。然后从两例肺癌病人中分别提取癌症和癌旁组织,进行Hi-C和RNA-seq测序,获得三维基因组和转录组信息。▲图1:在A细胞系和T临床样本中,不同细胞量Hi-C实验的TAD检测比较(图片来源:李程教授课题组投稿)通过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不同层面的基因组变化,发现了:(1)临床肺癌样本中的拓扑结构域(TADs)和染色质环(loops)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2)Hi-C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检测染色质三维结构,同时可用于推断癌症中的拷贝数变异(CNV)(图2)和点突变(SNV)。▲图2:从Hi-C数据中鉴别CNVs。从临床病人和A细胞系的Hi-C数据估计的CNVs,红色代表拷贝数增加,蓝色代表拷贝数减少,绿色代表正常的拷贝数;TCGA行是从TCGA数据库(TheCancerGenomeAtlasResearchNetwork,)中得到的个肺腺癌病人的平均拷贝数(图片来源:李程教授课题组投稿)(3)作者们通过Hi-C数据得到临床肺癌病人的三维基因组结构、CNV和突变信息,与RNA-seq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探究了基因组变异如何通过三维基因组影响转录调控。CNV、三维基因组和基因表达之间存在显著关联。(4)该研究强调了三维基因组学在临床癌症样本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且对未来癌症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整合分析的流程。该研究于年6月8日以标题“IntegrativeAnalysisofGenome,3DGenome,andTranscriptomeAlterationsofClinicalLungCancerSamples”在Genomics,ProteomicsBioinformatics期刊发表。李亭亭(军事科学院)、李瑞风(清华大学)、董旋(华大基因)、石林(医院)、林淼(医院)和彭婷(北京大学)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医院武多娇教授、碳云智能数字生命研究院王健副院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程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大学“北极星”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支持。李程研究组兴趣为三维基因组学实验和分析方法及其在再生生物学、健康衰老中的应用,目前在招聘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欢迎联系交流(